東莞市中醫院大事記

1965年

12月1日,東莞縣中醫院成立,屬集體所有製事業醫療單位,杜錦任院長。

1966年

1月,該院成立了縣中醫院黨支部。

2月,東莞縣人民醫院中醫科並入中醫院,同時,成立了東門門診部。

1967年

9月,成立了縣中醫院革命委員會小組。

1970年

3月,醫院舉辦了赤腳醫生培訓班學習中醫,學製9個月,培訓了由各鄉村派來的赤腳醫生3 6人。

1971年

3月,因為“文革”而被迫停頓工作的醫院黨支部,在上級黨委的關心支持下,恢複工作和黨員組織生活。

10月,老中醫李翼農、何炎燊、鄧敬參、葉冠中等恢複工作。

11月,東莞縣分配七名退伍軍人到該院培訓,分別跟一名老中醫(中醫帶徒形式),為培養中醫接班人。

1972年

7月,以何炎燊為主編的《中醫臨床資料彙編》第一集出版。醫院增設了痔科,蛇傷和外傷縫合手術等項目。開辦了西學中學習班,培訓了各兄弟單位在職醫務人員3 8人。

1973年

4月,醫院主辦的第一屆中醫學徒班開學,學製兩年,由何炎燊負責教學任務,共培養學員6 0人。

1974年

1月,增設了西醫外傷五官科、中醫五官科、中醫骨外科、放射科。

1975年

5月,政府拔款120萬元,加上該院自籌部分資金在莞城東城街60號新建三層門診留醫綜合大樓,建築麵積3250平方米。

12月11日,廣東省衛生局批準醫院為第一批試辦中西醫結合的醫院。

1976年

8月,東莞縣“新醫大學”開學,分西醫班和中醫班,該院承擔主辦了中醫班的教學任務,學製三年,共培養學員42人。

1977年

3月,該院門診增設了激光治療。

8月,該院派出由7人組成的衛生革命工作隊到塘廈公社搞合作醫療,培訓赤腳醫生,推廣使用中草藥。

1978年

11月,在莞城鎮東城街60號的門診留醫綜合大樓落成。

12月,李翼農、何炎燊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名老中醫”稱號。

1979年

3月,該院轉為全民所有製醫療事業單位,增設了中西醫結合為主的急腹證外科、皮膚科。

6月,該院開展了“百日無差錯勞動競賽”。

1980年

1月,在一門診和二門診試行經濟獨立核算。增設外科住院部。

9月,在三門診二樓大廳舉辦了為期二年的護士班。

1981年

2月,以縣中醫院為主體的縣中醫學會在三門診二樓大廳成立。

9月10日,該院首次製訂《縣中醫院規章製度》和《各類人員工作職責》。

1982年

1月30日,撤銷原政工、醫教、行政三個股,設置辦公室、醫務股、總務股三個科室。

12月18日,醫院成立了尿石研究所。縣後坊職工宿舍建成。

1983年

年初,增設中醫婦科,老人專診室。

4月29日,廣東電視台以《這裏的中醫後繼有人》為題,播放東莞縣中醫院落實黨的中醫政策,振興中醫事業的電視新聞。電視台評論員還發表了《各級領導要重視振興中醫藥事業》的專題評論。

6月,醫院購置F78--1型雙床旋轉陽極管300毫安X線診斷機一台,利用率100%。

12月17日,醫院與廣州中醫學院簽訂了教學協議書。

1984年

5月1日,位於運河東一路的一門診正式開診,增設了心電圖、超聲波、化驗室、供應室、放射科等。

9月,成立“中醫藥服務公司”,經營範圍以醫藥原料、材料為主,麵向東莞縣各個醫療單位。

1985年

1月2O日,該院與中山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簽訂了醫療業務協議書。

4月1O日,該院與廣州中醫學院簽訂了關於建立腫瘤專科門診和開展腫瘤普查工作的協議書。

9月,建立了院長負責製的新領導班子。

12月1月,該院舉行了慶祝建院二十周年暨東莞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的成立大會。

12月,醫院購置澳大利1 5 0型B型超聲診斷儀一台,利用率6 6%。

1986年

2月2日,老年病防治研究所和廣州中醫學院神經科簽訂了關於開展腦血管病流行病學調查的協議書。

2月15日,與香港保寧中西大藥行簽訂了中藥材來料加工協議書。

3月,三門診開始增設夜診,配備各種急救儀器設備。

4月1日,該院和暨南大學醫學院簽訂了關於合作開展心血管病、胃腸道病防治研究暨開設中西醫結合專科門診的協議書。

9月1 6日,由東莞市政府拔款180萬元,在三門診旁邊新建一座六層住院大樓破土動工,總麵積為7156平方米。

1O月,該院與暨南大學有關專家教授合作,對莞城地區老年人進行健康狀況體檢,總調查人數11OO餘人,老年病專科門診開始對老年病人係統治療,並發放“老年人健康證”,便於就診。

12月1日,中興路門診部(港務所對麵)正式開診。檢驗科新開展血液流變學這一檢驗項目。骨科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三例均獲成功。

1987年

1月,增設了急診室,2 4小時應診。

2月,購置日本產TH141R型纖維膀胱鏡一部,利用率4 0%。購置澳大利亞HS40AV型床邊監護儀二台,中心監護儀一台,除顫器一台,利用率達40%。

日本世界大學醫院部健康醫學研究所野口文雄教授帶隊一行來該院訪問。

成立醫療質量控製小組。

6月13日,該院被廣東省衛生廳評為中醫藥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7月1日,經東莞市衛生局批準,成立了中醫院衛生技術職務評議小組。

1988年

1月,各科新開設了多項治療技術項目。如外科:卡介苗灌注治療膀胱癌;骨傷科:顱骨凹陷性骨折手術、脊柱的L u q e氏手術、股骨頸骨折切複螺紋釘加帶肌蒂骨瓣內固定術;五官科:上頜竇根治術、五針一線改良法眼瞼內反矯正術、鼻中膈矯正術、間接喉鏡下喉息肉摘除術和冰凍法、晶體摘除術。

6月,該院進行了改革職稱評定,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工作,接受了東莞市職改辦和衛生局的委托成為“驗收”試點單位。

8月15日,五層住院大樓開始使用。同時,新開設口腔科、中醫婦科和按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