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東莞,地處嶺南,位於珠江口東岸,東南連惠州、深圳,西北隔江接番禺、水道南下香港、澳門。自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立縣,初為寶安。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縣治移至“湧”(莞城),更名東莞。縣級行政建製1600餘年。1985年撤縣建市,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
東莞作為粵省大邑,人口稠密,經濟富庶,曆來重視文化教育,哺育了不少名人和學者,這也為中華傳統文化之國粹-中醫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一方寶貴的熱土。自清代中期以來,莞城中醫界名家輩出,各領風騷,開創嶺南中醫學派之先河,其業績蜚聲海內外。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中醫藥是偉大的寶庫,必須加以發掘和提高”的精神和政策鼓舞下,中醫界有識之士意氣風發,共襄振興中醫偉業。東莞與全國各地一樣,不失時機地成立了中醫醫院。
東莞市中醫院創建於1965年12月1日, 40多年來,醫院的發展走過一條艱苦創業和崎嶇曲折的發展道路。在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經過曆任院領導和全體“中醫院人”的努力奮鬥,醫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特別在開放改革30年發展迅猛,1995年被評定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廣東省示範中醫院”,後又被評定為“廣東省高等醫藥院校教學醫院”,“ 廣州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附設有“東莞市中醫藥研究所”“東莞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東莞地區中草藥劑型改革中心”。目前東莞市中醫院已建設成為一所突出中醫特色,中西醫結合,醫教研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中醫醫院。
作為東莞市在醫療水平,尤其是中醫醫療水平的實力代表,它彙集了幾乎全部的東莞市著名老中醫。翻開東莞市中醫院的名醫薄,映入眼簾的是李翼農、何炎燊、劉石堅、何世東……一個個閃爍著光耀的名字,他們以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全麵詮釋著中醫濟世救人的理念。
說到東莞市人民對東莞市中醫院的喜愛,有一個細節可以說明這點:如果你要在周六、周日開車前往東莞市中醫院看病或者探訪親友,那麼你一定要趕早,不然,你甚至連停車的地方都找不到——醫院本就不太大的院子裏,早就停滿了大大小小,多達百輛的汽車—這些都是四裏八鄉甚至來自港、澳的看病群眾或者探訪者開來的。
讓我們一起走近東莞市中醫院,看看他們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