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朝陽雲海十八峰,白日熠熠生輝,夜間星羅萬象,掌教張真人在首峰通天峰上負手而立,日夜觀雲海氣韻不停,終於明悟道法三千,化為三清氣息,留有一句古詩,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雲海奇景波瀾壯闊,紛紛然彰顯紫氣東來之相,傳說雲海之中藏有赤魅邪龍,天變則相應變色,雨季將至便會顯現行蹤,浩然雲海,非真武大道不能當之!故出太白武當一邁。
雲海之下便是八座通天橋,四柄護山乾坤劍!呼應道家四象八卦道法自然。
橋身狹長而不失雄偉磅礴,武當每每朝會之時,眾弟子具是依次結行而過,錯落繽紛,仙清氣運,道骨悠長。
橋下山路是一片坦途,共計一千八百零一步,直通武當道場,道場極左更有一塊方圓數十丈的寶地!地上築有一圓壇,名曰七星鬥宿壇,其下天工開物,清湖,翠柏;假山;麋鹿眾多。其上鬼斧神工,刀削斧鑿般開辟一眾奇妙仙法,青石地麵仿有靈性,一步踏去仙氣蘊嵐,武當弟子大多在此壇之上打坐練功修行。七星壇正中心是一副太極陰陽圖,黑白參半,悟日月均衡之說。
順七星壇側目望去,隱約見半山處有一朱紅樓閣,樓閣建成之日天生異相,竟引得那隱匿在雲海中的赤魅邪龍探頭俯望,興許隻是好奇那樓閣咋跟自己是一個顏色的呢?!不過這可嚇壞了武當山一眾人馬,人人是談龍色變。
此樓名為山海樓,樓內擺放,《玄奇經》《龍紋經》《太極玄清道法》《黃庭經》等道家名典真籍,山海樓首層大門上書寫一副對聯,倚樓望日月道法自然,臥壇聽風雨紫氣千秋。字體雄偉巍峨,極賦凜然之氣。乃是出自道家第九任掌教沈重陽之手。
武當後山十八峰小竹峰上,涯石陡峭,掌教張九城單手持乾坤拂塵,頭塑一品仙鶴冠,身著錦繡山河袍。作為武當第十代出世掌門,張九城一身玄清奇術道法通天,執天下武道牛耳,不過隻有自己一人是萬萬不夠的,如今武當已經隱隱有些落寞的跡象,天下道法殊途同歸,再加上坐落於九州之中風靈水秀的蘇州府上伽羅寺的崛起,天下武道重心也慢慢的由北向南轉移。
老掌教今年九十有九,不過絲毫不顯疲態。於微風中站立了一炷香時間,老掌教對著身後的青年白袍道士一揮手中拂塵,開口道,楚公子行至何處了?!’
已經進了十裏山門,弟子也是安排了眾位道友暗中護衛,並無什麼差錯。青年道士平靜的回答。
二人臉上表情皆是絲毫不見變化。
道無傷默默佇立於武當掌教身後,眼神卻是飄向了前方三百裏巍峨青山。
師徒二人身後雲海滾動,嵐蘊風息。
山路上一老一少的身影被夕陽拉的老長,老的一身麻布衣衫,瘦骨嶙峋,牽著一匹比他還要瘦的劣馬。小的此刻脖子上掛著一個酒葫蘆,也是滿臉疲憊不堪,二人誰也不敢騎上那匹劣馬,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將那匹價值千金的神駿良駒給壓死,隻是可憐那匹一年之前還是高頭健碩百馬之王的赤兔胭脂,此刻早已經是滿眼的淚水。
不過說到底,這三千裏崎途還是仰仗了這匹此時已經淪為劣馬的赤兔。
望著老仆不時砸吧一下的幹裂嘴唇,少爺開口說道,咋啦老白,又想喝酒了?!
老仆一本正經的看著少爺,嘴上說著不喝不喝,眼神卻早已飄向了那股勾人心神的醇香之中。
一小口!就一小口。老仆終於是忍受不住酒香的誘惑,一臉祈求的表情。
喏,少爺把酒葫蘆一扔,不大不小的重量直接砸向了瘦骨老仆,
老仆對此習以為常,也不客氣,仰頭就把半壺清酒一飲而盡。隨即漏出了自以為風情萬種的迷離眼眸,
看的少爺心中不寒而栗。
酒是好酒,隻不過比那西域大雪山之上的果酒差了幾分滋味~
去去去,老白又來吹牛,頭回說西域雪山高萬丈,可撼昆侖,二回又說西域美人迥異風情,比中原女子多些豐腴熱辣,這次又海口誇讚西域美酒甘洌,老白啊老白,你咋不說你就是那天下間的十大高手呢?!
老仆並沒有反駁,隻不過望向小主人的眼神裏又多加了一絲幽怨~
日落西山,晚風吹著竹林湧動,前方隱約見得武當山門,主仆二人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山林間二人一騎,背影略顯蕭索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