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說,選擇君無臨隻是因為自己想要賺錢離開,且自己就隻認識君無臨這麼一個男人,再加上他憂國憂民,以及有王府這個靠山。
“我的身世,王爺肯定知道,我去尼姑庵的原因,想必您也一清二楚,”李武回憶起這兩年多的遭遇:“房子被水淹沒,鄉親們餓死街頭、賣兒賣女,無人來管,來的隻有那更加沉重的賦稅。”
她忽然頓住,話鋒一轉:“當日在庵裏,世子爺的話裏滿是憂國憂民,一心為民,我便想如果有這麼一個人,我們的生活也不會那麼苦。”
被她這麼一說,榮親王也覺淡淡惆悵,以前自己父皇當政時的畫麵一一湧上心頭,在對比現在,歎了口氣,“隻是這些,怕是不足以讓你選擇臨兒吧?”
“是的,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條件。”李武點點頭,神色坦然:“君無臨的父親是個王爺!”
君無臨有些呆滯,他雖然沒有自大的認為李武選擇他,是被自己打動的,可因為自己是王爺的兒子這個原因,一時間他還是無法接受。
“你這姑娘,說話可真直接。”榮親王看著自己兒子一臉不置信的樣子,心道他還是太嫩了。
“王爺、世子爺,你們如何看待如今玄業城裏百姓的生活?”李武也不否認,隻是問了個牛馬不相及的問題。
“溫飽度日,安居樂業。”回過神來,君無臨回答。
李武搖頭:“這隻是你看到的假象,隻消天災繼續,執政者依舊不作為,被迫無奈各地人民便會起來反抗,農民起義,戰爭開始,城中百姓怕是不死不傷,也會有不少跟著反抗,到時華國便會滿目蒼夷。”
君無臨心頭一緊,不由看向自己父親。
榮親王眉頭緊鎖,整個人顯得凝重而肅穆,“這就是你選王爺世子的重要原因!”
“是,我在龍泉庵看過不少史書和傳記,曆來就有農民起義,不說成功的寥寥無幾,就是成功也伴隨著更大的問題。但對於你們來說就比較簡單了,在這災難不斷的世道中,皇家子弟加上真命天子,百姓先擁護的就是你們,那麼你們的戰爭隻需要在皇宮和朝堂上解決。”說了這麼久,早就口幹舌燥的李武沒去看榮親王父子的臉色,端起茶杯就喝了起來。
“父王,你相信李姑娘能做到嗎?”李武走後,書房裏的君無臨不由的問道。
榮親王品著杯中的茶,臉上是止不住的笑意:“你之前不是都說,那姑娘可有用一塊小東西讓人突然著火,讓石碑崛地而起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父王的笑,讓君無臨知道,李武得到了父王的認可,可有不由的想起李武之前所說的話,父王真的會殺了她嗎?
兒子的想法榮親王在他的臉上就看出來了,隻是,這樣一個驚豔才絕的人,如果不能握在自己手裏,以後為別人效力,一定會成為自己的大災難,隻希望兒子那天能明白這個道理,“好了,你也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