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程家小囡 01(1 / 2)

程流蘇,80後的獨女。職業攝影師,上海大學攝影係畢業。

母親王愛華,華山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專家。

父親程誌國,上海虹橋機場特級機械師。

外人眼睛裏,這是蠻幸福的一家人家:父母身體健康,事業有成,女兒聰明乖巧又上進,典型的美好上海人家的縮影哦。但是,唉,但是,用流蘇媽媽王愛華女士的話來說,縱使花好稻好一切再美好,也總有美中不足不夠美好的地方,那就是,她心頭的一抹朱砂痣啊一點蚊子血的傷心事體(勿怪,程媽媽是張迷):寶貝疙瘩小囡程流蘇,眼看著奔三了,還是光棍一隻,剩女一枚啊!伐要急?伐要急死人啊!

目前,老程家頭等軍政要事,便是這流蘇的婚事。程媽媽發動了凡是能夠發動的所有人脈關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節假閑暇時間,組織起她老人家覺得夠青年夠才俊的未婚男性,與女兒進行相親活動,其他一切外事活動,必須在不影響相親活動的前提下才能如期進行。

流蘇媽媽有一紅皮小日記本,這個日記本也可以被稱呼為相親日誌簿,上麵詳細記載著被搜羅來的才俊具體姓名以及聯係方式和家庭情況,甚至流蘇媽媽在看大型電視相親節目時,也會很認真的做相關記錄。她不止一次慫恿流蘇去報名參加“相約星期六”等欄目的相親節目。她已經比較了好多期,覺得就流蘇本人的相貌、職業、家庭背景等而言,還是非常不錯的,要挑選個能牽手的乘龍快婿,又有何難呢。但是,流蘇就是不配合,不是說出差就是說加班,好不容易等到不出差不加班了,又說沒心情,或者說抹不開麵子,大庭廣眾之下參加電視征婚,多難為情呢。唉,這年頭為什麼剩女如此之多?說到底都是小人主觀原因,自己根本就不著急,巴不得一輩子不結婚才好,粘著爺娘蹭吃蹭喝多舒服,連換洗的裏外衣服都是媽媽給曬媽媽給疊,多愜意。

流蘇媽媽打定主意,一定要在女兒30歲之前,把她的終身大事徹底解決掉,這樣,就能順利實現五年內抱上外孫的宏偉規劃了。

某周日,流蘇陪媽媽逛完小菜場回家,娘兒倆胳膊挽著胳膊腦袋碰著腦袋,邊走路邊親昵的低聲聊天。流蘇揀著八卦小報上的明星緋聞,找媽媽比較熱衷喜歡的明星來,捂著嘴巴小聲跟媽媽咬著耳朵閑聊,不時發出一陣咕咕竊笑。話說娘倆正爬到二樓,冷不防後麵噌噌躥上來一人,搡了流蘇一膀子,越過流蘇依舊馬不停蹄地往上躥,根本沒打算停下來道歉或者解釋。

流蘇媽火冒起來,一手護住女兒,昂頭剜著上躥的背影哇啦哇啦開了喇叭腔地喊:

“阿育阿育,撒人啊?!小毛?王小毛?!儂哪能啦?!小人伐會等特歇啊?慢點啊!”

躥上樓的背影回轉身來,俯視著娘倆,一頭棕金色的頭發,剪成時下流行的齊額短發,碎碎的前劉海有點斜,半遮眉毛,發絲帶著淡淡的小卷微蓬在逆光裏,白色的立領襯衣,外箍很緊身的黑色馬甲背心,胸前還別著隻閃閃爍爍的胸針,下身是黑色緊身小腳褲,尖頭係帶複古的半靴,這模樣,不是王小毛,又是哪個呢。小毛開腔就讓人覺得是在嬉皮笑臉:流蘇媽媽,伐好意思,我有急事體哦,伐好意思,嘿,嘿嘿!順手撓撓有點蓬亂的頭發,睨一眼憤憤的流蘇,恍然記起某事來的樣子說:差點忘記特,流蘇,我和你講個事情。

小毛說罷,邁下2級樓梯台階,側身讓過流蘇媽媽後,又堵到樓梯中間,很明顯的攔截住流蘇。

鬧,不是有急事體嗎,現在又要找流蘇講事體了,你的急事又不急了呃!流蘇媽媽嘮叨著,丟給兩人一記白眼,甩了流蘇的手,一個人上樓回家去了。

小毛拽著流蘇,一徑拽下樓來,往小區花園深處跑。

“啊呀,放手,幹嘛拉拉扯扯的啊?”流蘇不停的掙脫小毛抓著自己胳膊的手,卻總是甩不脫。

兩人跑到樓下小區的花園裏。花園的中心,是一架蜿蜒的水泥條搭成的花架,上麵爬滿了糾結的紫藤。花架下麵是鵝卵石鋪就的小徑,隔不遠就是一隻長木椅子,已經被鄰居們坐來坐去磨的油漆斑駁。花架外是一棵棵大樹,這個小區年代蠻老了,所以,樹木都有水桶般粗細甚至更高更粗。花園四圍,是一排排冬青剪裁成的矮牆,和人行道隔開,使小花園自成一國,上麵有大樹冠覆蓋,左右有冬青牆環繞。小毛行至一長椅邊上,鬆開抓流蘇的手,按住流蘇雙肩將流蘇摁坐到椅子上,盯住流蘇的臉俯身端詳了半天,慢吞吞的問:聽講你昨天又去相親了?一共相了多少個了?50個有了伐?

流蘇抬頭看看垂目俯視的小毛,有點納悶:真無聊,要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