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在十幾年前,由地球聯合政府出資,在上麵架設了最先進的超級射電望遠鏡,用來觀測更為遙遠的銀河係內部信息。而現在,除了它,地球聯合政府恐怕沒有更好的手段,來查明在一天前,位於太陽係外緣的暢遊者號探索器,到底發生了什麼。
然而當低頭認真去翻閱資料的時候,斯蒂文的臉色,卻由最開始的疑惑,慢慢轉變為凝重。
最後,化為驚恐。
不知道想起了什麼,斯蒂文一個箭步就朝著自己的辦公室衝去。
隻留下惴惴不安的下屬,兀自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
公元紀年2118年6月6日,聯邦東部時間晚上23:30。
夜宵過後,蘇文哲教授正坐在自己的書房。
他的書房設置極為現代化,靠牆是一排書架,各種書籍密密麻麻的擺放,甚至囊括了多國不同語言的書籍,中間是一張巨大的辦公桌,而正前方,則是極為敞亮的落地窗,全部由真空的鋼化玻璃構成,拉開窗簾,便能看到窗外晴朗的夜空。
而蘇文哲本人,也並非沽名釣譽之輩,作為京華大學天文與哲學雙係教授,受到很多人的敬仰。而其在天文學方麵的成就,則更為出眾,世界知名。也更是因此,才有資格成為華洲大區航空航天局的副局長。
在書房落地窗前麵,是一張舒適的沙發椅,和一架巨大無比的天文望遠鏡,幾乎占了書房四分之一的空間。
潔白而磨砂的鏡筒外壁上,刻了一行英文,是著名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的語錄,翻譯過來的原文便是——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能震撼人的心靈:一個是根植於人們內心的道德準則;另一個則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
將這句話奉為圭臬的蘇文哲,也用自己大半生的時間,來踐行這句話。
比如現在,晚餐過後,泡一壺茶,坐在書房望遠鏡前,然後在晴朗的夜空下,靜靜欣賞漫天星辰,便是蘇文哲的人生至樂。
可就當蘇文哲低下頭,通過望遠鏡觀看星河時,他的身子猛地一震,忽然抬頭看向天空,眼中滿是不可思議。
隻見漫天的星辰中央,忽然出現了一大片黑暗區域,仿佛是有一麵巨大無比的幕布,生生將星空遮掩,使得無數星辰消失其中。
蘇文哲心跳都變得緩慢了。
“嗡嗡”的震動聲突兀地響起,蘇文哲這才從發愣的狀態中恢複過來,拿起手機後,低頭一看,顯示來電為“steven(斯蒂文)”。
蘇文哲神色鄭重,按下了通話按鈕。
緊挨著青山的別墅區內,蟲鳴蛙叫,清風徐徐。
天空之上,萬裏無雲。
然而,夜幕遮星。
……
某處不知名小山上,某個不知名小道觀中,一聲沉重的歎息從破舊的山門內傳出。
那道歎息,仿佛悲怨,仿佛傷痛,仿佛無奈,仿佛死寂。聲音很大,煌煌乎如雷霆,聲音又很小,悠悠然似風聲。
卻遠飄萬裏,直穿過浩瀚星河,去到了某個人類去不到的地方。
天上群星寂滅,山中的破舊道觀隻餘下一縷燭光。
飄搖若滅。
孤苦伶仃。
……
(起點居,大不易。新書發布,滿心惶惶,隻希望不會辱沒諸位讀書人的書架,謝謝支持!謹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