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文藝雜談(2)(1 / 3)

用各種天然有色之木,依山川形色而雕刻之,亭台木石,深深淺淺,鑲刻於白木之中,而又以彩色烘托之。思想高尚,何與倫比。日本東京藝術學會有此製品。

凍石畫

浙江溫州所製之凍石畫,其法與木嵌畫同。用各色之凍石,雕刻各種人物山水,鑲嵌於木屏中,凹凸玲瓏,真奇妙也。

鐵畫

溫州亦產鐵畫。用細鐵條,錘成梅蘭竹菊,或簡易山水,塗以光漆,用白木屏裝嵌於其上,遠望花紋突起,蒼古異常。

麥杆畫

工藝館有闕尹氏所製麥杆畫。用麥柴劈為細絲,先用膠水畫工細人物於絹上,將麥絲按圖細膩勻貼,絲毫無誤。真創見之作也。

美術界雜俎

世界名優亨利阿文格氏

氏英人,今年十月十四日以急病死,英王、美大統領僉致詞吊唁。氏生時,於學靡不窺,肆業達柏林、康布利幾兩大學,授文學博士號。又,格辣斯大學授法律博士號。以故盛名傳遐邇。日本名優遊英者,無不以得親顏色為幸。氏性高尚,善雄辯。登場獻技,喜為悲劇之音,與日本團十郎相仿佛。英國劇界改良,氏之力為多。今齎誌以沒,識者僉謂英國喪一大光明雲。

日本洋畫大家三宅克已氏

氏阿波國德島人。幼時酷嗜繪畫,殆廢寢食。十七歲,遊於大野幸彥氏之門,專修洋畫。明治二十四年,氏看英人今勃利氏水彩畫展覽會,忽發感觸,遂決定專門研究水彩畫。顧日本工此者鮮,靡自取法。後往歐美,與彼都名士遊,究心探討,其技以是大成。歸國後畫名益著,推為水彩畫之山鬥。氏著作甚富,餘所及見者數種,附誌於左。世有同好,願先睹焉。

日本洋畫雜誌一斑

日本畫派有兩種:日本畫、洋畫。日本畫發達最早,已出版之雜誌,不下數十種。洋畫近年始發達,進步甚迅,雜誌出版者亦有十餘種。右所記載,不無掛漏,然亦可窺見一斑矣。

日本近日美術會彙記

日本美術協會第三十八回展覽會,在上野同會列品館,由十月十一日至十一月三十日止。

日月會展覽會,由八月十五日至九月二十八日止,在上野第五號開會。出品之種類:繪畫、雕塑、圖案、新古參考品等。新作中最著者,有根本雪逢氏之花鳥屏風一雙,小川榮達氏之美國貴賓入京、兩國川開等。

白馬會展覽會由九月二十一日開會,在上野。新作品有和田英氏之《衣通媛》、岡田三郎助氏之《神話》、中澤弘光氏之《風景》、小林千古氏之《寺院之裝飾》、《巴裏之色》、《日本之色》等。

二葉會例會八月十二日開,在本鄉麟祥院。出品之畫,受賞者,一等,高橋廣湖;二等,那須豐慶;三等,中倉玉翠。

日本繪葉書展覽會由九月十八日開會。每日入場觀覽者,有五百餘人,可雲極盛。(繪葉書即郵政片加以繪畫者。)

東京音樂學校音樂會十月二十八日開會。

(一)管弦合奏Ouverture“IkhigeniainAulio”。

(二)合唱

(甲)光由東方;

(乙)墓前之母;

(丙)菊之杯。

(三)(甲)管弦合奏Menuett;

(乙)弦樂合奏Serenade。

(四)獨唱Oria。唱者,研究科女學生小室千笑。

(五)洋琴管弦合奏Concerts。

(六)管弦合奏

(甲)Marchefunebre;

(乙)Sohengrin。

(七)唱歌、管弦合奏鞭聲肅蕭。

釋美術

茲有告者,遊藝會節目,分手工部為美術手工、教育手工、應用手工,雲雲。似未適當。某君評語,“手工宜注意恩物一門,勿重美術”,是亦分手工恩物與美術為二,似為不妥。西學入中國,新名詞日益繁,或襲日本所譯,或由學者所訂,其能十分適當者,蓋鮮。學子不識西字,僅即譯名之字義,據為定論者,姑無論已。或深知西字,而於原字種種之意義,及種種之界限,未能明了,亦難免指鹿為馬也。美術之字義,西儒解釋者眾,然多幽玄之哲理。非專門學者,恒苦不解。今姑從略。請以通俗之說,述之如下:

美,好也,善也。宇宙萬物,除醜惡汙穢者外,無論天工、人工,皆可謂之美術。日月霞雲,山川花木,此天工之美術也;宮室衣服、舟車器什,此人工之美術也。天無美術,則世界渾沌;人無美術,則人類滅亡。泰古人類,穴居野處,迄於今日,文明日進。則美術思想有以致之。故凡宮室衣服,舟車器什,在今日,幾視為人生所固有,而不知是即古人美術之遺物也。古人既製美術之物,遺我後人。後人摹造之,各竭其心思智力,補其遺憾,日益精進,互以美術相競爭。美者勝,惡者敗,勝敗起伏,而文明以是進步。故曰,美術者,文明之代表也。觀英、法、德諸國,其政治、軍備、學術、美術,皆以同一之程度,進於最高之位置。彼目美術為奢華,為淫豔、為外觀之美者,是一孔之見,不足以概括美術二字也。

綜而言之,美術字義,以最淺近之言解釋之,美,好也;術,方法也。美術,要好之方法也。人不要好,則無忌憚;物不要好,則無進步。美術定義,如是而已!

以手製物,謂之手工。無術不能成。恩物亦手工中之一門,以手製造者,故恩物亦無術不能成。此固盡人皆知,非仆所強為牽合者。手工恩物既無術不能成,而獨曉曉以重美術為戒,夫萬物公例無中立,嗜美嗜惡,必居其一。不重美術,將以醜惡汙穢為貴乎,仆知必不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