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抗戰勝利後昆明的形勢(1)(1 / 3)

蔣介石武力改組雲南政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取得了最後勝利。全國人民歡欣鼓舞,歡慶勝利,渴望休養生息,醫治戰爭創傷,建立一個獨立、富強、自由、民主的新中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以國家人民利益為重,代表人民的意願,團結全國民主進步力量,提出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與國民黨蔣介石舉行了重慶談判,國共雙方達成了《雙十協定》,實現和平、民主、團結、統一。

然而,國民黨蔣介石集團一意孤行,堅持一黨專政,實行獨裁內戰的反動方針,蓄意撕毀《雙十協定》,悍然向解放區發動全麵進攻,從而挑起全麵內戰。為了保衛人民流血犧牲換來的勝利果實,為了建立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新中國,中國共產黨和解放區人民被迫奮起自衛,和國民黨反動派展開你死我活的決戰。在這場進步與倒退、革命與反動、民主與獨裁、光明與黑暗的殊死決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同美帝國主義武裝的國民黨軍隊展開浴血奮戰,進行著英勇的鬥爭。中國革命進入了解放戰爭的曆史時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當天晚上,西南聯大、雲南大學、中法大學等校師生,在各校學生聯合會的組織下,在西南聯大舉行了時事晚會。共產黨員、著名教授紛紛登台演講,他們分析抗戰勝利後遠東局勢的發展,中國如何走上和平民主的道路,強烈要求和平民主,反對內戰和獨裁統治。9月4日,昆明文藝協會、《民主周刊》社等8團體聯合發起,在西南聯大召開昆明教育文化界慶祝抗戰勝利大會,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3000多人參加了大會。聞一多、吳晗等在會上作了演講,10日,有中共地下黨員、民盟成員參與的在昆人士620人聯合發出《和平建設新中國》的通電。

對於昆明人民日益高漲的愛國民主運動,蔣介石深為憂慮,為了推行內戰政策,建立一個穩定的後方基地,鎮壓昆明人民的民主運動,剪除與共產黨建立了聯係的雲南地方實力派,蔣介石親自指揮杜聿明發動以武力改組雲南省政府的政變。1945年9月,蔣介石命令第一方麵軍總司令盧漢率領滇軍前往越南接受日軍投降,采取調虎離山計,以便搞掉龍雲,全麵控製雲南。對於蔣介石的陰謀,中共雲南黨組織通過各種渠道,多次提醒龍雲加強防備。華崗當麵向龍雲指出滇軍入越的危險性,希望他提高警惕,滇軍中的地下黨員張文澄、寧堅向張衝建議,由張衝勸說龍雲不能把滇軍全部開進越南,以防突然事變,朱家壁通過滇軍第九十三軍軍長盧浚泉提醒盧漢,指出“前腳一出門,後院就起火”的可能性;地下黨員周新民也以民盟負責人身份麵見龍雲,揭露蔣介石剪除異己,控製雲南的陰謀由來已久。

由於龍雲對蔣介石的本質還認識不足,更主要是他想趁入越受降之機擴充實力、改善裝備。因此,中共和各方人士的忠告和建議都未能引起他的重視。他按照蔣介石的命令,將第一方麵軍所屬九十三軍、六十軍以及暫編第十九、第二十三師由盧漢率領赴越受降。黨組織立即指示在滇軍中的中共地下黨員隨軍行動,繼續開展工作。這時,留駐昆明的滇軍僅剩獨立第二旅的第三團和護衛五華山的一個營。

10月3日,在蔣介石的指使下,國民黨第五集團軍總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指揮所部發動軍事政變,控製昆明。蔣介石免去龍雲本兼各職,並將其挾持到重慶任軍事參議院院長;任命尚在越南的盧漢為雲南省政府主席,又安排李宗黃為民政廳長並代省主席。

同時,成立以關麟征為總司令的雲南警備總司令部,建立了蔣介石直接控製雲南的黨政軍體係。蔣介石以武力改組雲南省政府,除掉龍雲這一心腹大患的最終目的,是要鎮壓雲南的民主運動,穩定其發動全麵內戰的後方基地。

盧漢原係龍雲部屬,是雲南地方實力派中掌握軍權的重要人物,蔣介石對盧漢采取既安撫、利用,又監視、限製。他設置了雲南警備總司令部,派親信掌管,還派了嫡係部隊以及特務、憲兵駐守雲南。盧漢上任後則采取“擁蔣保己”的政治態度,一方麵追隨蔣介石鎮壓人民革命運動;一方麵積極增強自己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盧漢是雲南地方實力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不屬於蔣介石嫡係。他的家庭是彝族的奴隸主,占有土地、奴隸和武器。他曾任過國民黨軍隊的師長、軍長、軍團長和集團軍總司令等職。盧被委任新職時正帶領滇軍在越南受降。

盧任省主席並不表明蔣對他特別信任。蔣預料到內戰開始後西南將是後方,而雲南則是這個後方的最重要的基地。要控製雲南這塊地方,就非要重用盧漢不可,通過控製盧漢達到控製雲南的目的。但是,盧漢稱雄割據的思想很突出,和龍雲一樣,想把雲南搞成獨立王國。蔣介石的方針是,又要利用盧漢這塊牌子,又不能讓其搞獨立王國,稱雄西南。采取的策略是先奪盧漢的軍權,讓他當個雲南省空頭主席,然後取而代之,拿掉他的主席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