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刺頭營長(1 / 2)

交易會結束了,眾人散去。

寧遺和王洪武去拜訪苗雲舟,送上一些靈草靈果,感謝苗雲舟當日的高義相助。

苗雲舟很高興,取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靈茶招待,拉著兩人聊到深夜。

分別時,苗雲舟道:“李將軍說了,你們始終都是三營的兵,就不給你們特別安排住處了,你們今晚回去三營住吧,這些日子,陳小年和韋良那幾個家夥老是念叨你們。”

寧遺和王洪武相視一眼,眼裏皆閃過一抹傷感,盆子山一戰,三營的原班人馬就隻剩下陳小年和韋良五人了。

“三營的營長位置可有人選了?”寧遺問,又想起了杜九山。

“定下了,是李將軍親自定下來的。那家夥叫張宗嶽,是一個刺頭,與李將軍有半個師徒的緣分,本來在一師當副將,因為在軍中違規喝酒,被李將軍貶了下來,算是一個空降營長。”苗雲舟笑道。

“什麼叫半個師徒緣分?”寧遺不解的問。

“那家夥本是江湖武夫出身,恰巧與李將軍是同鄉,一次偶然機會,遇到了回鄉省親的李將軍,便要拜李將軍為師,李將軍自然不答應,可那家夥是個死皮賴臉的角色,打不跑罵不走,天天上門叨叨叨,李將軍不厭其煩,就失口說了一句'你若是能打開書山我便認你作半個弟子',本來李將軍就是隨口一說,誰都知道,江湖武夫修了內力後,再想修真那是難於登天。誰知,張宗嶽這家夥偏偏有天大機緣,竟然偶遇了文曲書院的一位前輩,得其指點,進入文曲書院當了三年的掛名旁聽學生,最終,竟然真的打開了書山,引下文曲星力灌頂,修出了書生意氣,踏入了通玄境,著實驚訝了許多人,李將軍當初開了金口,不可能不認賬,隻好認了這麼半個弟子了。”苗雲舟說完,自己都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寧遺笑道:“聽起來,這個張宗嶽,倒是個奇人。”

苗雲舟沒好氣的道:“什麼奇人,就是一個刺頭,脾氣又臭又硬,誰也跟他講不了道理,隻服拳頭硬的道理,若不是他對行軍打仗還有些過人之處,又曾立下過不少軍功,早就被趕走了,不說了,等你見了他就知道他是什麼人了。”

寧遺笑了笑,告辭苗雲舟,與王洪武向三營所在地走去。

路上,寧遺問:“王師兄,方才苗大人所說的文曲書院,是什麼地方?”

王洪武道:“大周王朝的儒家聖地有兩處,一處是皇室背後的軒轅帝山,另一處,就是文曲書院。據我所知,文曲書院的傳承,比軒轅帝山還要久遠,據傳,現如今的軒轅帝山的儒家傳承,就是從文曲書院分離出去的一個分支派係,這個分支派係誌在廟堂與天下,而留在文曲書院的那個派係誌在聖道,兩者理念不同,所以分開。”

寧遺吃驚,問:“文曲書院現如今的實力如何?”

王洪武道:“文曲書院行事低調,但實力絲毫不弱於軒轅帝山,有很多強者,且最近數百年來,文曲書院似乎在暗中培育良才,應該早已桃李滿天下,可能朝堂中,就有不少其門人,隻是不明說而已。”

寧遺突然想起在帝都失聯的元稹,心裏閃過一個念頭,元稹不會被文曲書院的人帶走了吧?

兩人到了三營,看到一個渾身酒氣的胡須大漢在校場上訓一群新兵蛋子,口沫橫飛,髒話連篇,都不帶重複的。

兩人心想,這家夥應該就是空降的三營營長張宗嶽了。

“通玄境三層,修為一般,這家夥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讀書人的料,到底是怎麼開的書山?”寧遺對王洪武笑道。

“草莽外表,玲瓏之心,真心情而已。”王洪武道。

聞言,寧遺略感詫異,看來張宗嶽這個家夥已經得到了王洪武的認可。

“寧遺,王真人,是你們!”陳小年和韋良五人看到兩人後,驚喜交加,紛紛上前迎接。

“王真人?王師兄,你看看這幾個家夥,可真偏心,對我直呼其名,對你卻用上了尊稱,我不服!”寧遺抱怨道。

王洪武給了他一個白眼。

迎過來的韋良五人知道寧遺是在開玩笑,卻也裝著急忙打圓場,韋良笑道:“這可不能怪我們,武當真人武當真人,大夥都是這麼喊的,王洪武來自武當,我們自然得喊他真人,而你來曆不明,還一直堅稱自己不是道士,我們自然隻喊你名字了。”

寧遺道:“我不介意你們喊我寧大俠。”

王洪武立即奚落道:“不要臉。”

寧遺反譏道:“王真人就要臉了?”

眾人大笑。

韋良道:“好了,寧大俠,王真人,我來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們三營的營長,張宗嶽。”

渾身酒氣的大漢已經走了過來,打量了寧遺和王洪武一番,竟然恭敬的抱拳行了一禮,擲地有聲的道:“張宗嶽,見過兩位師兄!”

見狀,韋良五人都嚇了一跳,心想這刺頭營長演的是哪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