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虛假繁榮的“王熙鳳時代”,到危機重重的“探春新政”,再到血雨腥風的“王夫人複辟”,我們一路走來,感受著昔日“白玉為堂金作馬”的賈府風雨飄搖的末世場景,感受著各色人等的無常命運。在內外各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終於創造了這個“鍾鳴鼎食之家”土崩瓦解的悲慘結局。
盡管曹雪芹的原稿遺失,我們還是通過前八十回的細致分析,還原了所遺失的部分情節。實際上,以“金陵十二釵”為代表的人物,其悲劇性的命運一開始就注定了。在第五回演繹的“紅樓夢”曲中,最後一支“飛鳥各投林”已經對整部《紅樓夢》的最終結局做了高度概括。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
有恩的死裏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
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
冤冤相報豈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幸。
看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可以斷定,在這場殘酷而無情的鬥爭中,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費盡心機的賈赦、賈政被羈押;“展眼乞丐人皆謗”,養尊處優的富家公子賈寶玉何曾想過自己竟然會過上“寒冬噎酸韲,雪夜圍破氈”的生活;“三春過後諸芳盡”,曾經在大觀園裏留下歡聲笑語的姊妹們,紛紛以悲劇收場:黛玉“淚盡夭亡化為烏有”,寶釵以淚洗麵生不如死,元春自縊、迎春慘死、探春遠嫁、惜春遁入空門。曾經“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賈府,刹那間“落葉蕭蕭、寒煙漠漠”,“人去梁空巢也傾”。
伴隨著《紅樓夢》的故事終結,曾經的賈府又將迎來新的主人。可以想象,在那個新的家庭裏,必然又將是溫情麵紗掩蓋下的殘酷鬥爭。或許我們會覺得,《紅樓夢》裏的爾虞我詐、暗戰抗爭,仿佛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實際上,曆史就是一個巨大的舞台,“你方唱罷我登場”,不過是變換了一下人物而已。鬥爭是永恒的主題,曆史車輪碾壓著一路的汙泥濁水,依舊緩緩前行。當然,沒有誰會是真正的贏家。鬥來鬥去,“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經曆了安榮富貴、顛沛流離,通靈的頑石在最後的時刻頓悟,深知塵世之外的青埂峰上,方是自己最終的歸宿。脂硯齋曾評說,“到頭一夢,萬境歸空”便是整部《紅樓夢》的“總綱”。或許,這就是窮困潦倒的落魄文人曹雪芹的無奈和徹悟,正如甲戌本所獨有一首題詩: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謾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紅樓的風雲硝煙散盡,鬥爭的步伐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