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活
中山君,姓李,名中山,字舍得,四川蒼溪人。
廣元剛建市時便已熟悉。幾十年來,默默無聞地在招生考試崗位上工作著。他放棄的東西多,人過得比較幹淨、單純;放下的東西多,人活得比較輕鬆、灑脫。他知足常樂,為人做事的確如斯,“舍得”名副其實。
舍得君其實亦有孜孜以求的東西。
其一是品茶。“一壺鐵觀音,從早捧到晚。”《詠茶二》他是一個平素不苟言談的人,如有一杯茶,天空海闊,滔滔不絕。他說:“茶壺雖不語,心中自有說,若是開口講,出口若懸河。”(《詠茶壺七》)茶壺是個好東西,什麼都能包容。“模樣乖巧,心中糊塗;不是謙虛,內容世故。”(《詠茶壺三》)其二是釣魚。“橋溝裏,東河邊,一隻桶,一釣竿;半蹲半臥睡沙灘。”(《垂釣》)“不速釣客收杆去,無知魚兒嬉相逐。”(《漁者》)即使一無所獲,也樂此不疲。
其三是旅遊。他認為,人文景觀不及大自然的造化。“湖南張家界,景色入畫來。大千兄到此,山水不用墨。”(《遊張家界》)現代高科技,不能超越曆史沉澱。“古城麗江,舊居漂亮。家家流水,戶戶朝陽。”(《浪漫麗江》)又如他謳歌茶馬古道:“五裏不同音,十裏不同俗。世界屋脊走,茶馬古道曲。”再或,《拜謁中山陵》:“南京中山陵,國民黨之魂。天下為之公,三民主義情。”字字珠璣,句句精彩,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其四是書畫情。他認為書法“基本點畫,永字八法。個性流派,自由撇捺”(《書法(一)》)不必拘於特殊流派,隻要興趣、隻要愛好、隻要恒心,“麵壁十年”,一定可以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其五是收藏。節假日、星期天、旅途中,高山峽穀、戈壁荒灘,賞石悟道。如今他收藏有“薑太公釣魚”“鐵塔”“天意四川”“電視台台標”等奇石。他感恩大自然賜給他這些美好的禮物。為此,稍有閑暇和積儲,舍得君便攜家外出遊覽。走向田野,走進自然,高山峽穀不畏其險,異國他鄉不懼其遠,流連忘返,樂在其中。對於郵票,他更是情有獨鍾。“設計最是精彩,題目通俗明白;收者最為喜歡,藏家踏破鐵鞋。”(《郵票(三)》)如此種種表明,中山君是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活得清淡、寧靜,活得自由、灑脫,活得大方、真實。
有緣如此,他對生活的點點滴滴才有如此細微的描述,對少時的追憶才會那樣如數家珍,對親情的記敘才那樣情真意切,對旅途的記錄才那樣清晰可見。這些其實就是他對生活的激情與熱愛、謳歌與禮讚,更為可貴的是:
寫童趣如《放牛娃(二)》:“放牛娃,穿褲衩。騎牛背,光腳丫。炊煙起,夕陽下。前後呼,叫喳喳。一路路,回家家。”一幅夕陽下田園牧歸圖躍然紙上。
記景觀如《拜謁布達拉宮》:“西藏布達拉,恰似天地家。經書傳世久,最是酥油茶。”《老舍茶館印象》:“相聲京鼓大碗茶,名流紳士有方家;宣武門前西大街,南腔北調茉莉花。”把讀者帶到心往神馳的地方。
敘事件如《相約大理》:“大理女兒國,蝴蝶泉水澈。金花今何在?耳海導遊客。”《老家》:“房前兩棵樹,喜鵲搭個窩。當年掏蛋者,如今是老哥。”清新、活潑、明快。
抒情感如歌頌《菩薩奶奶》:“奶奶侯述芳,麵容最慈祥。額頭觀音痣,恰似菩薩樣。”語言樸實無華、地道本色,流露出對親情的永久銘記,味道深長。
詩中這樣的語句比比皆是,凸現舍得君紮實的生活功底。有道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
有人說舍得君是一本書,越讀越有味,這毫不誇張。其實,他更是一本詩,就像他奉獻給大家的這本集子一樣。
好詩不厭百回讀。
楊泉明
二〇〇九年五一節於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