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綠色的“大覺山人”(1 / 2)

在滿眼的綠色中,我們的思緒難免飄遠。然而,我要歌頌的還是這群綠色的“大覺山人”。

走進資溪,第一感覺便是路陡、山高、林密……

漫山遍野的翠竹,連綿起伏的原始森林,川流不息的小溪,仿佛處處彌漫著永恒的濃綠。佇立在大覺山頂,你會感覺這裏的綠是那麼幽遠空曠;置身於峽穀漂流的皮艇上,你又會發現這種綠又是那樣生動而活潑。在滿眼的綠色中,我們的思緒難免飄遠。然而,我要歌頌的還是這群綠色的“大覺山人”。

何先文是江西大覺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這位看上去斯文、渾身充滿書卷氣的中年漢子,口才和記憶力令參加大覺山筆會的20多名作家折服。在先期進行的資溪縣情暨大覺山景區推介會上,他就資溪的曆史文化及大覺山的旅遊資源、品牌、前景一口氣講了近1個小時。唯恐遺漏,在餐桌上,在遊覽的間隙,他還把他所知曉的旅遊區建設和發展的設想和打算,以及近期、中期、遠期目標和盤托出。在他的心目中,大覺山現在還隻是一個圍著小肚兜、紮兩條衝天小束辮的小女孩。在不遠的日子裏,將成為一名風姿綽約、神采迷人的純情美少女。而這一切,隻是地處崇山峻嶺之中的資溪人建設生態旅遊大縣的夢想之一。何先文作為徜徉在濃綠之中的12萬資溪人中的一分子,對資溪旅遊充滿信心。何助理說起大覺山的基本概況、產品特色、未來願景及相關傳說典故真是滔滔不絕,繪聲繪色。

資溪巒疊蒼勁,峽溪迂曲縈回,素有“華夏翡翠,人類綠舟”的美譽,被世人稱為“生態王國”。近年來,資溪把建設大覺山旅遊區,全力打造綠色生態旅遊品牌作為主攻方略,並以此帶動其他相關產業,從而使全縣人民共同富裕。這個思路令參會的作家們佩服。宣傳、發掘、利用、保護原生態的自然資源和愉悅人的心靈的同時為地方創造財富,遠比靠出賣僅有的地皮,或是追求“隻見廠房不見人”的“招商手段”要強過十倍、百倍。僅憑此,人們便不能再用“山裏人”的稱謂與標簽去評價新時代的資溪人,他們的夢想早已與綠色中國、綠色世界接軌。作為近鄰,我由衷敬佩資溪人超前的意識。何先文先生用他幾乎爛熟於心但同時又是樸實可信的語言對這一切進行了具體的、深層次的注釋:打造四A級旅遊景區,重新修複海拔1200多米的大覺寺,在大覺山主峰修建長100餘米的太空步廊,在馬頭山自然風景區鋪設全長10公裏的架空單軌纜車道。將資溪建成贛東,乃至華夏東南隅具有吸引力的生態旅遊王國是資溪人共同的夢想,也是前來投資的廣東客商李啟明先生努力的目標,這個夢想和目標是充滿綠色的。

順著大覺山峽穀逆水而上,來到峽穀漂流的起點。在這裏除了能見到一組用於休閑、候漂的木質亭樓回廊仿古建築之外,矗立於峽穀之間的大壩也讓人眼前一亮。這座仍在往上攀升的大壩陡峭雄偉,順著大壩內設置的天梯可通向壩頂,其結構甚為巧妙。這裏是通向大覺寺的唯一通道。站在壩上,隻見高山之間一湖綠水,大覺山主峰及附近的蓮花山在湖水中蕩漾,在藍天裏飄移,謂之“天湖”並不為過。

後來,我才從何先文先生的介紹中得知,這天湖的高壩、候漂的仿古亭,乃至整個旅遊區主要建築的設計規劃者是來自廣東的餘家毓先生。看上去穩重、矜持的餘先生對事業、對生活充滿激情。他不僅在旅遊設施、品牌定位、相關建築設計上有很高的造詣,同時對傳統樂器也有濃厚興趣。何先生告訴我們,餘先生拉得一手嫻熟的二胡,他苦練二胡8年,仍遠不及餘先生的技藝。何先生的話讓我覺得不可思議,這位餘先生不僅能拉二胡、唱京劇,同時樂感極好,舞勁十足,在東道主為我們安排的歌會上,他手舞足蹈、勁頭十足,一腔一調,一板一眼,身、手、臂、眼,精、氣、神表現得活靈活現。我由衷地佩服他對歌曲的旋律和詞句蘊含的靈魂的理解。其間有情歌、頌歌,有少數民族地區(如新疆、內蒙古)的民歌,他表現得惟妙惟肖,令場內掌聲不斷。最不可思議的是他打呼哨的聲音是那麼響亮和動人心魂,久久在歌廳裏回旋、顫鳴,一個年近五旬的男人竟這樣充滿活力、充滿朝氣、充滿青春氣息,足以說明他的內心擁有一團永恒的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