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多姿多彩入眼簾(1 / 1)

被斜陽映照在山間林梢上的金黃吸引,被層層疊疊散落的瀑韻驚歎,被與瀑水相隨相依卻隻能恒立的巨石感動,被山穀彌漫的轟鳴震撼,被文友動情的歌聲熏染。這便是我新近與文友同遊奉新蘿卜潭瀑布的印象。

2007年深冬的一個雙休日,我們江西一群小小說作家應邀來到離省城南昌差不多一個小時路程的奉新召開小小說創作筆會。奉新曾經孕育過大科學家宋應星,有著1800餘年曆史,文化積澱深厚。筆會期間,主人特意安排我們一行20餘人去離縣城20多公裏的蘿卜潭看瀑布。

車子在山間一塊稍開闊的地方停下,眼前呈現的是夕陽映照著的山色。時值深秋,輕霜已將固有的綠色褪去,山上各種灌木的葉子都盡情綻放著各自不同的顏色。尤其是山中那新植的一棵棵梧桐,枝幹瘦挑而密集,葉子金黃而鮮豔,在山間赫然點綴出一種熱烈的色彩,這是久居城裏的人眼中的異景。過蘿卜潭景點大門,俯身沿台階而下,幾分鍾行程便來到瀑底。這兒四麵環山,瀑布位於靠南的方向,尋著轟鳴的瀑聲望去,一股潔白的水柱從山腰傾瀉而下,在形似蘿卜的深潭裏稍事駐足,而後又馬不停蹄地通過一座木橋匆匆地向南遠去。

站在那兒,感覺人在山穀,瀑從天降。山澗巨石中,瀑布像一條翔雲的龍向遊人俯衝下來。瀑底的深潭,呈圓弧形,寬兩丈餘,深不可測。瀑布從十幾米的高空落下,頗有氣勢和力度。今年江西境內遇百年未見的夏、秋、冬三季連旱,不少地方河井枯竭,奉新的山中竟有水勢這麼大的瀑布,出乎我的意料。這裏的瀑布呈多級分布,不僅整體落差大,而且各有姿態和神韻。匆匆地驚喜了一會兒,就被主人呼喚著踏上了逆水而上的台階。台階靠瀑布的右側,依山鑿岩,向瀑頂上升,每上一級,都是觀瀑的不同角度,每上一段都能看到瀑布不同的雄姿。這潔白的山泉時而在長滿棱角的山石上彈唱迸濺,歌聲洪亮悅耳;時而在光潔舒緩的石麵上滑過,細膩而聲微;時而分成大小不等的幾綹,仿佛要展示個人獨有的魅力;時而牽手彙集,相邀在窄窄的石縫裏穿行,無形卻有聲;時而在不很寬的小潭裏留戀盤旋,依依不舍。每到一處景點,均有石徑下達,都有不同的景觀可入眼簾,像有一隻無形的手拽著遊人的衣衫,有一雙溫柔的眸子拉近遊人的性情。同時讓人驚歎的是,那兒的巨石,經亙古未變的瀑布的衝刷侵蝕,依舊棱角分明,不改本色,且形狀各異,質地特別堅硬。一塊石頭上刻有“玉印”二字,赫然立在瀑前,形態也很逼真,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有皇家聖物的威嚴。一塊巨石上,玄妙地留有兩個暈圓的巢洞,兩洞相依,一大一小,酷似一對情侶,在寂寞的山間不離不棄,靜靜聆聽汩汩的水流聲……

隨著台階的上升,腳下的瀑布在岩石上生出的樹枝中,在觀瀑亭的飛簷邊,在遊人驚歎的目光中漸漸下沉。瀑聲漸漸遠去,而遊人的興奮、欣慰和深情卻愈加濃烈。突然,人群中有人亮出嗓門唱起了地方味極濃的民歌。這位自稱經曆坎坷卻才氣十足,寫過幾千篇小小說的小夥子,唱起民歌來有板有眼,極富表現力、感染力、穿透力,動情處催人淚下。他的歌聲贏來一陣陣掌聲。途中小憩時,他意猶未盡,連唱了十餘首民歌,使江西小小說作家們的遊興達到了又一個高潮。

是啊,我們有緣相聚,了卻了彼此的仰慕和期盼;又因為這份美麗,拉近了彼此之間心的距離。文學應該是聖潔的,但也是清淡的。我們因為文學而結緣,風景因為文學而美麗,文章因為風景而精彩。相信每一位同行的文友都和我一樣,因此情此景而陶醉,我們的友情就如同離開蘿卜潭瀑布時仍向山裏綿延的瀑流在夕陽裏定格一樣,深邃而久遠。

溪水可以順勢墜落遠去,而曾經護衛和依戀過的山石卻依舊在那兒堅守。

曾經有過的親近和愛依舊,就如同我們的這次相聚,身影已經離開,笑聲、記憶卻在迎麵撲來的通紅的斜陽裏永恒。

一個人失敗的原因,在於本身性格的缺點,與環境無關。

——毛佛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