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泰戈爾
真正的富翁和窮漢的區別是:前者財大氣粗,能使家裏有廣大開闊的空間。一個富翁,他那塞滿房屋的家具也許是貴重的,然而,他用以使他的庭院開闊、花園廣大的空間,其價值之高是無限的。商人做生意的地方堆滿了貨物,他無法確保空間不存放東西,他在那兒是吝嗇小氣的,盡管他也許是個百萬富翁,他在那兒卻是一貧如洗。然而,在家裏,有些商人藐視隻講居室長、寬、高的實用性,更不必提大花園的實用性了——他把空間推上榮譽的寶座。這商人的富有,就在這兒。
不僅未被占據的空間具有最高價值,未被占用的時間也具有最高價值。富翁財源茂盛,他能購買閑暇。事實上,這是對他的財富的一種檢驗,看他有無力量留下大塊的時間休閑地,哪怕“需要”也不可能逼他耕耘。
還有另一個領域,那兒開闊的空間是最最重要的——那是在人的心靈裏。必須思考的、無可逃避的思慮,不過是煩惱而已。貧窮而悲慘的人們的千思萬慮,纏繞著他們的心靈,仿佛常春藤纏繞著一座傾頹的寺廟。
痛苦關閉了心靈的一切門戶。所以健康也許可以被界定為一種狀態,生理意識在其中休閑,仿佛一片空曠的荒原。隻要最外邊的腳趾患了一點兒痛風,整個意識裏就會充滿疼痛,哪一個角落也無法幸免。
正如一個人沒有未被占用的空間就不能豪華地生活一樣,心靈沒有未被占用的閑暇就不能高瞻遠矚地思考。——不然的話,對這樣的心靈,真理就變成淺薄不足取的道理了。像昏暗的燈光一樣,淺薄不足取的道理會歪曲視覺,引起恐懼,使人與人之間思想感情的交流領域始終狹窄。
老人謹慎而並不明智。智慧在於心靈的清新,清新的心靈使人認識到真理並不在格言盒子裏,真理是自由而活躍的。巨大的苦難將我們引向智慧,因為這些苦難是分娩的陣痛,我們的心靈由此被從習慣環境中解脫出來,赤裸裸地投入現實的懷抱。智慧具有兒童的特性,隨著知識和情感的累積而臻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