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清晨,伊昊起了一個大早。他來到了伊茉的房門前,看著門上的大紅“囍”字,有些傷神。“老爺若是想去為茉兒討回公道那便趁早,否則等茉兒的事傳出去了,可就不好了。”伊昊剩女走來了一個婦人,這婦人身穿著淡雅的白蓮裙,頭上也隻是插了一隻芍藥簪子,整個人雖已青春不在,但倒也透出一股高雅威嚴之意。她走向了伊昊,“譯席,你……來啦,”“嗯,如若我不來,恐怕你一早上就站在這裏了吧。”“譯席,對不起……”伊昊勾下了頭“沒什麼好對不起的,我喜歡你,才嫁於你,你沒什麼好對不起我的,但是茉兒,”這婦人溫柔的看向了伊茉,“如若不去那上官府,那茉兒這日後該怎麼過?去吧,昊。”“那,我走了。”“嗯,去吧。”說完,伊昊便義無反顧的走了,連頭也不回。留下那婦人獨自站在伊茉房門。這婦人,便是伊昊的側福晉——秋譯席。
秋譯席看著遠去的伊昊,美目中波濤洶湧而起,想起了很多的往事……
伊昊十八歲時便在戰場小有成就,而此時,皇太後指婚丞相葉大人之女——葉長煙,為伊昊的正福晉,兩人恩愛有加,並於婚後三月懷上一女,其名曰“伊蔚”。幸福在一夜之間降臨,然而上天待葉長煙不公,誕下伊蔚兩年後便因病而亡,獨獨留下了伊昊與伊蔚。為了這個他所愛的正福晉葉長煙他曾經立誓再不娶人,然而,這一切,卻在秋譯席與上官罌進府後全然改變。
秋譯席與上官罌是同時進了昊親王府的,不同的是,秋譯席是慕著伊昊的名而特地前來瞻仰的,而上官罌是被皇上托付過來住幾天的。那時的秋譯席也有十八十九了,也算得上是一個大齡的姑娘了,該嫁了,更何況,秋譯席也是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的千金,配伊昊倒也還合適。於是,在皇太後的幫助下,秋譯席成功的入住了昊親王府。
所以,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下,讓秋譯席看見了那因常年征戰沙場而顯得豪氣萬丈的伊昊後,秋譯席便對伊昊一見鍾情,春心蕩漾的少女就這樣義無反顧的愛上了征戰沙場的伊昊。可是伊昊卻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戰爭之中。而昊親王府的正福晉之位卻一直留著,府中也再無其它側福晉,秋譯席當時愛伊昊愛得瘋狂,於是秋譯席就進了宮,向皇太後稟報了自己此生非伊昊不嫁的決心與意誌,於是皇太後便下懿旨告訴伊昊必須於三月內與秋譯席完婚。
父母之命大於天,伊昊怎能反抗,而此時,伊昊便進宮麵聖,告訴皇太後,他要娶福晉,可以,但是正福晉之位必須由他自己挑選。皇太後同意了。於是慶幸無比的他來到花園裏散步,正巧上官罌也在花園裏賞花。就這樣,夾雜著罌粟花瓣,他與她,相遇了,相戀了,相愛了……迫於皇命,他於三月之後與秋譯席成婚。其實秋譯席也算得上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女子,她對伊昊一直癡心不改。可是他的心中卻已有了上官罌深深的痕跡,他怎願意讓他最最心愛之人傷心?大婚當日,伊昊也隻是象征性地入了秋譯席的房,卻不曾想到,隻那一次,秋譯席便懷上了他的孩子,這個孩子便是那在西北邊塞打拚奮鬥多年未曾歸家的伊茉的二哥——伊群。伊群從小便很懂事,也跟疼愛妹妹伊茉,隻是當他十二歲那年便提出要獨自出去闖蕩四方,家人當然全力給予支持。於是少年為心中宏偉夢想背井離鄉,至今仍未回家,有了他的消息,也是幾年前他寄來的一封信,信中寫到讓家人不要擔心,他已經在西北邊塞闖出了他的一片天,他離他的夢想相差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