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10年,齊國曆下城外數裏,一支六千人左右的軍隊正在急速往曆下行軍。
人、車、馬所行過濺起的滾滾黃煙,使得即便是在數裏外的曆下,也可依稀嗅到泥土中所散發的淡淡的腥味。
而所豎起的“蝥弧”大旗,在夕陽的照耀下更是尤為獨特醒目。
顯然,如此大的動靜不可能不引起了曆下城中的注意。
不到一刻鍾,當軍隊抵達曆下城下的時候,曆下的城門應聲而開。
一支約摸百人左右的小隊魚貫而出,眾星拱月般的拱衛著一位四十左右的老者。
鄭忽一看來人,樂了!老齊侯竟然親自來迎接自己了。
“竟是齊侯親迎,忽何德何能?”說著又朝老者作揖。
老者急忙回禮道:“世子何其速也!事定矣!”
看著老齊侯有些因激動而發紅的臉龐。鄭忽心中若有所思,曆史上齊國遭到北戎入侵,老齊侯向魯、衛、鄭求援,隻有鄭國率先趕到,幫助齊國打退了北戎的入侵。衛國還可以距離遠來解釋,魯國這麼近的距離竟然還未到,這就值得玩味了。
一念及此,鄭忽回到:“聞貴國有戎患,公父遣我速往,願聽齊侯差遣”
老齊侯道:“此事不急,世子遠道而來,先略作修整,稍後再議退戎之策”
鄭忽本來就是準備先修整一下再助齊國攻戎,聽齊侯這麼說,也就順水推舟的應了下來。
緊接著,齊侯讓鄭忽隨他入城,鄭忽便令軍隊駐紮在城外,帶著高渠彌和祝聃入城。
此時,鄭忽饒有興致打量這座夯土牆圍繞的堅固小城。
說起來,鄭忽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原本隻是二十一世紀網絡時代所催生的一個撲街寫手。
沒想到半夜起來碼字的時候,電腦竟然漏電了。
醒來的時候正好在往齊國趕來的路上。
也得虧他曾經寫過一本春秋時期的小說,對這段曆史還算熟悉,加上原主的記憶和張口即來的雅語,才沒有露餡。
即便如此,鄭忽還是心有惴惴。
生怕自己像撲街小說的主角一樣,活不過兩個章節。
十天的急行軍,使得鄭忽已經沒有了剛穿越時慌張。
雖然無比的想念二十一世紀,但是,鄭忽也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既來之,則安之吧!
畢竟鄭忽前世是個孤兒,也沒什麼人可牽掛。
穿越過來能成為一國公子,也不算太虧。
跟隨著齊侯,鄭忽心思開始活泛起來。
鄭忽是知道自己結局的,曆史上,自己的便宜老爹死後,自己先是繼位之後被驅逐,然後又被迎立,最後被高渠彌殺害。
結局雖然是春秋時期列國公子的常態。但鄭忽作為穿越者,怎麼能甘心這麼死了呢?
“必須改變這個結局”鄭忽心說。
鄭忽知道,這次的助齊伐戎或許是自己破局的關鍵。
曆史上,老齊侯是對原主是頗為欣賞的,曾經兩次向鄭國提親,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文薑嫁給原主,第一次是在齊鄭石門會盟的時候,原主以齊國大國,鄭國小國,不敢高攀給拒絕了。第二次提親便是這次伐戎之後,原主是死拒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