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不忘那一年(1 / 1)

第一次參加高考的情景,仿佛又在昨天,那喜悅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

記得中學讀書時,正是“文革”風潮襲擊校園的日子。學校停課鬧革命,“學生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我也首當其衝地回鄉參加勞動。由於出身於剝削階級,往日溫馨的家頃刻也跌入了臭不可聞的穀底。父親被掛牌批鬥,我也成為主要的“改造”對象,無情的現實碾碎了我讀大學的夢。

我曾期盼著,渴望生活會有個轉機。然而,渴望與失望交織了整整五年。五年間,我忍辱負重,磨煉意誌,也沉澱著對人生的體驗。當我看到一個個“白卷英雄”“革命闖將”被推薦上大學時,我曾騷動不安的心總凋落得枯黃一片;看著日漸困頓的家境和被無故批鬥的父親,我的心在流血,我在痛苦中熬煎。

一天,我正在田間勞作,郵遞員送來了一個大紙袋。拆開一看,原來是母校的班主任寄來一份高考招生簡章,還附一封鼓勵我參加高考的短信。我一遍又一遍地品讀著,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高考,久違了的高考!我期盼已久的心願即將成為現實,自己終於跟別人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賽跑”了。又一想,丟開書本多年了,上考場還不是趕著鴨子上架——必定敗北無疑。在我矛盾、猶豫之時,父親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娃呀,吃瞎穿瞎不算可憐,肚裏沒有文化,那就算真可憐。你還是抽空啃啃書本去考吧。”看著曆經風雨滄桑、瘦骨嶙峋的父親,我的淚再也禁不住了。

考期一天天地迫近,我觸摸著生活的傷痕,一心撲到知識的海洋裏去尋找溫暖。高考那天,盡管我很沉著地答卷,但也遇到了不少卡子,記憶如同雨後的爛泥路,總是坑坑窪窪。在我正為解答一道道難題緊張、焦急地抓耳撓腮時,臨考前父母的叮嚀在耳邊回響,委實醒人神兒。考場猶如戰場,等我攻下一道道難關,心情也隨之晴朗了許多。

不久,放榜了。出乎意料的是在諸多考生中,我成為幸運者之一。在學校裏,我如饑似渴地吮吸著知識的甘露。追憶那逝去的時光,深深地遺憾著十年浩劫中年華的虛度。至今等到懂得怎樣做學問時,才感到人生不再,滄桑漸添。歲月在流淌,但我總是不忘參加高考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