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朋友說:“江邊一幅王維畫,石上千年李白詩。那可真正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卷啊!”
山越來越綠,一大片一大片地向車子撲過來,又一大片一大片地閃過去。大約兩小時後,車子停在綠山環抱的一個極秀麗、極幹淨的村鎮,濕潤而又清新的空氣迎麵而來。
我真的難以相信大自然的造化之工,竟使“九華山”變得如此秀麗!“到了,這就是素有‘江南第一山’之譽的九華山,也是被譽為國際性的佛教道場。”朋友的眉梢眼底都寫滿了自豪。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北俯長江,南望黃山,西接池州,東臨太平湖,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古詩寫道:“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九華山現存寺廟99座,有佛像一萬多尊,僧尼近千人。近年不論寺廟還是僧尼皆呈增加之勢,香火日盛。南朝時,因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疊翠,其數有九,故稱九子山。唐天寶年間,詩仙李白曾多次遊覽九華山,觀山秀異,九峰如蓮,即賦詩讚曰:“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從此改山名為九華山。這與陝西境內的華山得名同出一轍,即山形似蓮花,不過華山隻有東西南北中五峰,比九華山的九峰少了四峰,可見九華山規模是大過華山的。
九華街,是九華山的中心,下了車,我們把行李寄存在位於九華街的東崖賓館。九華街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寺廟主要集中在這裏,還有商店、旅館、農舍,遊客大多都在這裏住宿,並以此為起點,遊覽山上的名勝。
看著久違的碧天白雲,綠樹青山,疲憊的身心為之一爽。
我們拜訪的第一個景點是老虎洞。通往老虎洞的是一條石階盤道,數步或數十步一折,怪石嵯峨,鬆柏如蓋,一景奇於一景。九華山的寺廟,大多摻雜坐落於農舍之間,大小不一,有的隻有兩間平房。老虎洞即其中小廟之一。廟內僅有兩個和尚,但香火很盛。同遊的老王曾訪過老虎洞,說原來的老主持有著不平凡的經曆,他欲請我去拜訪,不料老主持因病已下山了。
走出老虎洞,沿著陡峭的石階小路我們向百歲宮爬行。一路蒼鬆挺拔萬態,巧石競相崛起,山泉流水潺潺,遍山林海滔滔,清新的空氣彌漫其中,仿佛置身於九天之外,如入瑤林仙境。沿途遇見不少遊客和挑著石料、柴禾的挑夫,氣喘籲籲地向山頂爬行著。在前麵爬行的人群中不知誰驚歎地說:“快看,百歲宮到了!”隻見有一殿宇建在懸崖上,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據說百歲宮因明朝無瑕和尚百歲後圓寂在此而得名。明萬曆年間,無瑕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苦修了100年。他用黃精、野果充饑,刺舌以血調金粉,曆時28年寫成《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一卷,被尊為當今九華山鎮山之寶。無瑕和尚高壽126歲,坐化後三年肉身不腐,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屍體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後,敕封他為“應身菩薩”,於是香火日旺。懷著好奇的我們到百歲宮內,觀無瑕和尚坐化的真身,隻見有一尊坐佛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於蓮花台之上,形象栩栩如生。導遊介紹,這就是“應身菩薩”。有許多善男信女在此燒香叩拜,祈求延年益壽,全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