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有李淵的大力扶持,他李世民又如何能夠成長到與李建成分庭抗禮的地步。雖說當時李世民在軍中也算是有了些不小的名氣,但是,李淵麾下又不是沒有能打能戰的將領。像秦瓊、程咬金等這些武將還是他李淵調過去給他李世民用的了。要不是為了給李建成的將來剪除掉那些不必要的麻煩,李淵大可自己動手,而不是借著扶起李世民來做這樣的事。他李淵又不是沒讀過書的人,禍起宮牆的道理他還是懂得的。
這世上最難以揣測的便是人心,李淵怎麼也沒想到,他扶持起來的二兒子野心會如此迅速的膨脹,膨脹到他自己都難以把控的地步,以至於最終還是發生了他自己都不願意看到的那一幕。
“崔侍郎,陰山一役,火燒陰山那也隻是出於戰略戰術層麵上的考量,你又沒有親臨戰場,你怎麼知道火燒陰山的舉措不妥?至於那些突厥的俘虜,陛下不是說過了要在明日的朝會上再議嗎,你現在提出來講又是什麼意思?再說,你崔景佑身為大唐的禮總侍郎,正四品官職,現在卻是當著全大唐百官與皇帝的麵為那些忘恩負義的突厥人張目,這樣真的好嗎………….?!”步入殿中,還沒等秦浩開口,就聽到民部尚書王通站出來對著崔景佑一通臭罵。
沒辦法啊,如今這殿中的各級官員不是畏於五姓七家的勢力不敢開口,就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還沒有出聲的,要不就是被李二給製止住還沒有說話的人。這個時候他不開口發聲都不行了,他王通身為李二的鐵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又是太原王家的人,同樣又是五姓七家中的一員。此時的王通是滿腦子的想著怎麼把這個不長眼的家夥給掐死!【蠢貨!你丫的自己想死,那就去抹脖子、上吊都行,你他娘的自己去死就行了,為啥還拖累別人?!】
要說這位也是李家在太原起兵的時候就加入到了李家的啦啦隊中的,對於李家這代帝王的心思也算是有些心得了。知道他們兩人與前隋的楊廣都是有著同樣的心思的,那就是極力的打壓關隴等世家門閥的勢力。楊廣為什麼要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而且還一打就接連著打了三次,其目的還不是為了打壓他們這些門閥世家的勢力!對於李世民為什麼會被李淵給扶持起來,這其中的門道他王通也是門清,否則的話,以李世民當時的勢力也不會在那麼短的時間裏就像是坐火箭的飛速升起了。如果不是有李淵的扶持,他李世民在大唐建因國後,充其量也就是個散閑王爺的命,又哪會的那麼多的文臣武將追隨在他的身邊,真以來他的王八之氣比李淵還要強大不成!
大概是這位也是暗中看到了李二的眼神吧,所以,他才會如此氣急敗壞的跳出來將崔景佑一通大罵。在見到王通第一個跳出來力挺李二後,那些跟風的人似乎是找到主心骨似的,忽的一下子便都冒了出來紛紛指責這位算得上是前禮部侍郎的崔景佑。
搞得剛進殿的秦浩是開口不是、不開口也不是,一時之間倒是進退兩難了起來。趁著這會鬧哄哄的勁,秦浩頭一縮便竄到了他老爹的身邊,給他老爹殷勤的夾著菜。見到浩這種樣子,李二的嘴角不由得小小的抽了抽。秦瓊則是無奈的瞪了一眼自己的兒子,然後安然的享受著秦浩的殷勤。同樣見到這一幕的程咬金等人,也是或讚許或好笑的看了看秦浩。從那位崔景佑發聲,到秦浩進場,大家都知道這小子此時進來是幹什麼的,隻是沒想到,還沒等他開口便被王通給截了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