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這一天的草原顯得格外的熱鬧,清晨的霧氣還沒有散盡便被這巨大鼓聲喚醒。
這段時間以來,唐軍與頡利的大軍雙方來來回回的打了好幾場,如今頡利是被唐軍步步進逼的壓縮到了陰山腳下。這幾年裏,雖然說大唐的年景不算好,但是,同樣的頡利的運氣似乎也是走到了盡頭、大概是人品的問題吧,這幾年裏頡利這邊不是鬧災荒就是手下的小弟鬧分家、可謂天災人禍不斷,他同樣也是被折騰得夠嗆。
在與唐軍接連打了幾次敗仗後,頡利就想與李世民來個商停補時,於是便派出他的發交部發言人屁顛屁顛的跑長安,跟李世民說,李老板啊大家這樣打來打去的也夠累得荒,都是生意人、和氣生財嘛,而且現在又是冬季了,我不好過,你唐軍這邊也不好受的吧,不如大家坐下來喝口茶、聊聊天,以後的事情都好商量嘛!
也不知道李世民是怕頡利狗急跳牆從陰山那邊直接跑路還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李大老板居然還同意了,於是也派出自己的外交部發言人唐儉去了頡利的大營,要與頡利商量停戰的事情。這下可把李靖給急壞了,放言,你們商量你們的,我打我的,愛咋咋的。老子隻是個帶兵打仗的人,政治的那一套我不會,老子又沒有接到我老家老板的停戰通知,至於你們說的那些事於我無關。很不客氣的將頡利派來商議兩軍防線的人給打發了,至於頡利那邊用唐儉的性命來威脅之類,人家李靖聽到後連正眼都不帶瞟一下的,就回了這麼一句話‘身為大唐的子民,為國犧牲是他的榮幸’!
聽說這件事後,雖說他也是記得曆史確實是有這麼一出,秦浩還是挺佩服人家李靖的。至於,之後的李靖在貞觀一朝中幾乎邊緣化,或許是跟他的戰功太大有關而不得不小心翼翼,但是,這裏麵有沒有他這個近乎抗命的事情有關,那就不得而知了。
“高明啊,以後若有機會你還是要多多照顧一下李大帥才是,可不能讓這樣一位一心為了大唐的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淚啊!”
“為何?他李靖為了自己的軍功而罔顧如今身在敵營的唐大人的安危,我不罵他就算好的了,還要我多多的照顧他?!”
“哼!短視!李承乾,你要記住這麼一句話,這句話是咱們的老祖宗用無數的生命和鮮血總結出來。這句話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頡利是什麼人這個不用我說你也知道,他就是老祖宗們口中的非族類之人!如今,頡利殘部雖然被我軍壓縮在了陰山腳下,但是他卻也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兵馬依舊是多於我軍,但是就這樣他頡利還是與陛下互派了使臣以圖議和,為何?因為他的後方不穩,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他頡利打的就是這樣的算盤,如果等他安定了後方一統草原後,下一個攻擊目標會是誰?你有想過嗎?如今,李大帥正是看出了頡利打的如意算盤,所以,他才不惜背負罵名、背著違抗聖命而被砍頭的危機、背著幹出這麼一件被皇帝猜忌的事情也要打這一戰,為的是什麼,就是為了畢其功於一役,將我大唐來自北方的危害給徹底解決。此一戰過後,我大唐的北方邊境至少可有十年、或者是二十年的安穩。以李大帥的智慧,你以為他會不知道他下令攻擊之後,會給他或者是他的家人帶來什麼嗎?即使是這樣,他還是義無反顧的下達命令,為的又是什麼?這樣的人不值得你將來多多的照顧嗎?況且,從古至今、曆朝曆代對於北方蠻族所施行的都是以撫為主,剿為輔的戰略。這樣做、一方麵是因為我們的那些個處於上位的人的心裏都抱有不能恃強淩弱的心態。另一方麵是曆朝曆代在騎兵方麵,都難以勝過草原蠻族。這個跟各自的生活環境不同有關,草原蠻族之人、其自幼生長於馬背上,弓馬嫻熟,而我大唐的士兵則多是由農夫組成,這些人中騎過馬,而且善於騎馬者,又能有多少?所以騎兵方麵我們無法與草原蠻族相比,隻能任其來去如風,毫無辦法。而且,我中原曆代皇朝當中不是所有帝王都有著漢武帝那般強盛的國力基礎的。即便是漢朝時經過文帝景帝之文景之治,為大漢儲蓄了足夠的國力,使得漢武帝可以傾全國之力打敗匈奴。但是打勝了之後的代價卻是海內戶口減半,由此看來,中原王朝對於草原蠻族的戰爭,始終處於劣勢。而且,在打敗進犯者之後,無論其是否真心投降,我漢家王朝都要給予其賞賜,以示大度,降者或放歸或留待看管太廟,其待遇之優厚甚至超過我漢家士卒。高明,這一點你將來要記住了,對於戰敗者不殺光他們已經是天大的仁慈,你可不要幹那種用自家用百姓辛苦種出來的糧食去養活他們的事情,你要知道狼就是狼,不管你對他怎麼的好,都不會讓它變成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