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創業(1 / 2)

秦府正門階梯前,秦浩跟在他老爹的身後,恭恭敬敬的將今日到府來中孔穎達與程咬金幾家及宮中派來的代表送出了門去。見他們轉過街角後,才咧著嘴笑嗬嗬的跟著他老爹回到了家裏。事情有些出奇的順利,秦浩也不知道他老爹是怎麼跟孔老爺子說的,居然就讓他就這麼樣的把孔老爺子給請了過來。

事情起因於秦浩入學前的那幾天,在秦浩將他老爹取名為‘新式喝茶法’的喝茶及抄茶方式一通顯擺過後,趁著如今早春三月正是春茶上市的時間,秦家打算做茶葉生意的這件事就已經開始在運作了。

秦浩在家裏見過此時唐代的茶是什麼模樣的,經他老爹的講解以及他在前世時的曆史知識,可得知唐代前後時期的茶都是做成餅狀的團茶。而且,喝茶的時候還要往裏麵添加些薑、蔥等調味品,那股味道讓這個從21世紀過來的秦浩望而卻步。

這應該是不會錯的,這一點從陸羽的茶經記載中可以看得出來。唐代前後期間對於製茶過程及使用器具,陸羽在茶經中分二、三兩章將其分別說明,而團茶的製造方法則分為采、蒸、搗、拍、焙、穿、藏等七步驟。

采茶、即茶葉的采摘約在二、三月間,若遇雨天或晴時多雲的陰天都不采,一定等到晴天才可摘采,茶芽的選擇,以茶樹上端長得挺拔的嫩葉為佳。

蒸茶、將采回的鮮葉放在木製或瓦製的蒸籠中再放在釜上,釜中加水置於鼉上,蒸籠內擺放一層竹皮做成的?,茶菁平攤其上;蒸熟後將?取出即可。

搗茶、將蒸熟的茶菁,趁其未涼前,盡速放入杵臼中搗爛,搗得愈細愈好,之後將茶泥倒入茶模中壓製成形。(模一般為鐵製,木模則較不常用,模子有圓、方或花形,因此團茶的形狀有很多種。)

拍茶、茶模下置簷布(簷是褶文很細,表麵光滑的綢布)簷下放石承(受台),承一半埋入土中,使模固定而不滑動。茶泥傾入模後須加以拍擊,使其結構緊密堅實不留有縫隙,等茶完全凝固,拉起簷布即可輕易取出,然後更換下一批凝固的團茶,水份並未幹燥,先置莊莉(竹簍)上透幹。

焙茶、團茶水份若未幹,易發黴,難以存藏故須焙幹以利收藏。晾幹後的團茶,先用錐刀挖洞,再用竹撲將已幹的茶穴打通,最後用一根細竹棒將一塊塊的團茶串起來,放在棚(木架)上焙幹。

穿茶、焙幹的團茶分斤兩貫串,如中國古代的銅錢中有圓孔或方孔,可用線貫穿成串,以便貯蓄或攜帶,團茶因中間有孔穴,故可穿成一串,較利於運銷。

藏茶、團茶的貯藏是件重要的工作,若收藏不當則茶味將大受影響。育器是用來貯茶的工具,它以竹片編成,四周並糊上紙,中間設有埋藏熱灰的裝置,可常保溫熱,在梅雨季節時可燃燒加溫,防止濕氣黴壞團茶。

新茶上市,這樣的新鮮事物要讓眾人接受,免不了的要廣而告之,所以,秦浩與他老爹商量過後,準備請孔穎達老爺來出把力。這是秦浩打的名人效應的法子,要是能讓他老人家邀上三五好友於風雅之地品銘一番、再寫上幾首好詩讚美一番,那秦家的這新茶想不火都難。

隻是,自古以來,茶、鹽、鐵這些東西都是國家管控的戰略物資,單隻憑秦瓊個人的勢力想獨吞而不被人算計,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經說過:“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應當的利潤,資本家就大膽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他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他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他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現在,秦家要插足這項古代最暴利的行業之一,不將風險進行分攤是不明智的。

所以,才有了今日,程、李、尉遲三家及宮中由長孫皇後派來的代表在秦家這一幕。隻是讓秦潔沒有想到的是,孔老爺子居然也會來參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