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概述(1 / 1)

茄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茄科蔬菜的主要品種。以幼嫩果實供食用,營養豐富,被稱為保健食品。最早產於印度,公元4~5世紀傳入中國,南北朝栽培的茄子為圓形,與野生形狀相似;元代則培養出長形茄子。目前我國茄子栽培麵積有300多萬畝。

茄子,又名茄瓜、紫瓜等,茄科茄屬,多年生小灌木狀草本植物。起源於亞洲東南熱帶地區,古印度為最早馴化地,至今印度仍有茄子的野生種和近緣種。中國栽培茄子的曆史悠久,是第2起源地,從西漢時中國人民就長期栽培和選育,培育出了許多適應我國自然條件、產量較高且品質優良的地方品種。茄子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東北地區,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及南方各地更為普遍。近年來,隨著“南菜北運”產業的興起,由於茄子高產,且耐貯藏運輸,使其成為了“南菜北運”地區的一種主要蔬菜。僅以海南島為例,茄子每年的栽培麵積達20萬畝左右,且主要作為冬春季節的蔬菜來栽培,為豐富全國菜籃子和緩解各地的蔬菜淡季供應起到了積極作用。

茄子以嫩果供食用。其食用方法很多,既可炒、紅燒、清蒸、涼拌,又可加工成醬茄子、醃茄子或幹製成茄幹等。因此,茄子是一種可以鮮幹結合、周年供應、經濟實惠的蔬菜,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茄子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其鮮果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鈣、鐵等;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藥名叫“蘆丁”),每100克紫茄鮮果中含量可達700毫克,在果蔬中含量最高。維生素P可以增加毛細管的彈性和細胞間的粘合力,對防止微血管破裂及對高血壓、咯血、皮膚紫斑症患者均有相當補益作用。茄子還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對防止黃疸病、肝腫大、動脈硬化等有一定作用。

茄子是一種高產作物,一般畝產能達4000~5000千克,且栽培管理容易,病蟲害較輕。因此,栽培茄子能取得較顯著的經濟效益。

據國外相關部門研究,茄子抗癌性能是其他有同樣作用的蔬菜的好幾倍,是抗癌強手。可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龍葵堿,能抑製消化係統腫瘤的增殖,對於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此外,茄子還有清退癌熱的作用。茄子含磷、鈣、鉀等微量元素和膽堿、胡蘆巴堿、水蘇堿、龍葵堿等多種生物堿。

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尤其是紫色茄子中維生素含量更高。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對延緩人體衰老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