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人一法(2 / 2)

董仲舒也不多說,續道:“第二個人是醫家樂仙君,傳言其醫術超凡入聖,猶在古時神醫扁鵲之上。若連他也束手無策,此子的性命,大抵是難以保全。”

東方朔未料董仲舒會說出這般重的話,沉吟道:“這孩子到底受何種內傷?”

董仲舒搖頭道:“老夫也不甚清楚,從未見過這門武功。此人歹毒無比,不直取這孩子的性命,偏偏將煞氣逼入這孩子的經脈之中,讓他生受煎熬。”東方朔眉頭苦鎖,搖頭道:“長者之間的恩怨,奈何讓個孩子受苦!”

董仲舒道:“老夫倒有一事未明。這家人並無奇特之處,他們怎會與這般人物結下梁子?”

東方朔亦不盡知其中原委,不敢妄加斷言,隻得道:“興許連他們自己也不知曉。”

董仲舒道:“剛才老夫發功時,險些為那婦人所阻。”東方朔雙目一亮,道:“大師的武功修為深不可測,難道真無半分法子?”董仲舒仍是搖頭,道:“若是一個健壯的漢子受這內傷,老夫拚卻十年功力,應當能救下。偏生是個娃娃,筋骨嬌嫩,受不得真氣衝蕩。老夫所能做,便是以內力為他續命。”

東方朔麵露訝色,他深知這般施功,事後非得大病一場,折損自身功力,不由得心生敬意,又覺奇怪,囁嚅道:“大師不為儒家大業保重身體麼?”

董仲舒淡淡道:“老夫不過是殘命尚存,折損些許陽壽,換得一個嬰兒的性命,又有何不可?況且,老夫一生研學典籍,但知以理服人,從未牽涉於兩派之爭,今後也斷然不會。”

東方朔拱手拜道:“大師之仁,晚輩敬佩。”董仲舒卻道:“即便老夫拚卻一生的功力,至多能續其三年性命。”說著又是一歎,道:“樂仙君仙跡難尋,近些年來,已無人知曉他去了何方,連是生是死,也是個謎。”

東方朔微微沉吟,道:“這第三個人又是何許人也?”二人已行至河邊垂柳地,董仲舒盤坐下來,道:“道家有兩大宗派,其一是如今獨步天下的天道宗,另一個想必你也知道。”東方朔正坐其旁,道:“莫非是長生堂?”心想:“如今長生堂隻顧煉製丹藥,妄圖長生,如何能救這孩子?難道董大師也信他們能煉成什麼長生丹藥?豈不可笑?”

董仲舒撚須道:“不錯。但若要細究起來,此人算不上是長生堂的人。”東方朔也頗曉其事,恍然大悟,接著話兒道:“大師所指,可是殷長生的嫡傳弟子?”董仲舒點頭道:“殷長生一脈人才輩出,武學心法亦是奇特無比。昔日,殷長生創立長生堂,便是要將其延年益壽之法傳諸世人,可惜終究未果。若是他的傳人能有殷長生昔年之大成,救這嬰孩,當有可能。”

東方朔苦笑道:“這一脈人亦是蹤跡全無,非有三年五載,遍尋九州,怕是找不出他們。”董仲舒道:“老夫可給你三年,至於能否救得這孩子,全憑天意。”東方朔見他嘴唇發白,舌頭打緊,施功之患已現端倪,可董仲舒說起這話,卻是雲淡風輕,心下崇敬不已。不覺關心起他來,問道:“除此之外,真無其它法子?”

董仲舒低聲道:“若說法子,倒還有一個。”東方朔急急問道:“大師請說。”董仲舒凝視其目,道:“江湖上有一個傳言,不知是在何時,有一位況世奇人,曾悟出一套內功心法傳諸後世。據說習得此內功心法,不僅功力飛漲,更有起死回生之能。”他眼中也流露出向往之色,“世人稱之為‘回魂訣’。”

東方朔喃喃道:“回魂訣、回魂訣,這個傳言難道是真的?”董仲舒歎道:“這門心法曾在三十年前現身江湖,引起各派血戰不休,然而下落至今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