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艾滋病防治條例(1 / 3)

附錄二、艾滋病防治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457號

《艾滋病防治條例》已經2006年1月18日國務院第122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總理溫家寶

二○○六年一月二十九日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預防、控製艾滋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艾滋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建立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機製,加強宣傳教育,采取行為幹預和關懷救助等措施,實行綜合防治。

第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領導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協調機製和工作責任製,對有關部門承擔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進行考核、監督。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艾滋病防治及其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製定國家艾滋病防治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規定和國家艾滋病防治規劃,製定並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艾滋病防治行動計劃。

第六條國家鼓勵和支持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紅十字會等團體協助各級人民政府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開展有關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知識的宣傳教育,發展有關艾滋病防治的公益事業,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鼓勵和支持有關組織和個人依照本條例規定以及國家艾滋病防治規劃和艾滋病防治行動計劃的要求,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對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捐贈,對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險行為的人群進行行為幹預,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提供關懷和救助。

第八條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與艾滋病預防、診斷、治療等有關的科學研究,提高艾滋病防治的科學技術水平;鼓勵和支持開展傳統醫藥以及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相結合防治艾滋病的臨床治療與研究。

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對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和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對因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或者因執行公務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及因此致病、喪失勞動能力或者死亡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補助、撫恤。

第二章宣傳教育

第十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艾滋病防治以及關懷和不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的宣傳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的社會環境。

第十一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車站、碼頭、機場、公園等公共場所以及旅客列車和從事旅客運輸的船舶等公共交通工具顯著位置,設置固定的艾滋病防治廣告牌或者張貼艾滋病防治公益廣告,組織發放艾滋病防治宣傳材料。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工作,對有關部門、組織和個人開展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組織工作人員學習有關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知識;醫務人員在開展艾滋病、性病等相關疾病谘詢、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應當對就診者進行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

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督促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中學將艾滋病防治知識納入有關課程,開展有關課外教育活動。

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中學應當組織學生學習艾滋病防治知識。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主管部門應當利用計劃生育宣傳和技術服務網絡,組織開展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向育齡人群提供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生殖健康服務時,應當開展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

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從事勞務中介服務的機構,應當對進城務工人員加強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

第十六條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應當在出入境口岸加強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工作,對出入境人員有針對性地提供艾滋病防治谘詢和指導。

第十七條國家鼓勵和支持婦女聯合會、紅十字會開展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將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納入婦女兒童工作內容,提高婦女預防艾滋病的意識和能力,組織紅十字會會員和紅十字會誌願者開展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

第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鼓勵和支持有關組織和個人對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險行為的人群開展艾滋病防治的谘詢、指導和宣傳教育。

第十九條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應當開展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宣傳。

第二十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應當組織本單位從業人員學習有關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知識,支持本單位從業人員參與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活動。

第二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醫療衛生機構開通艾滋病防治谘詢服務電話,向公眾提供艾滋病防治谘詢服務和指導。

第三章預防與控製

第二十二條國家建立健全艾滋病監測網絡。

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製定國家艾滋病監測規劃和方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根據國家艾滋病監測規劃和方案,製定本行政區域的艾滋病監測計劃和工作方案,組織開展艾滋病監測和專題調查,掌握艾滋病疫情變化情況和流行趨勢。

疾病預防控製機構負責對艾滋病發生、流行以及影響其發生、流行的因素開展監測活動。

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負責對出入境人員進行艾滋病監測,並將監測結果及時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三條國家實行艾滋病自願谘詢和自願檢測製度。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製定的艾滋病自願谘詢和檢測辦法,為自願接受艾滋病谘詢、檢測的人員免費提供谘詢和初篩檢測。

第二十四條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根據預防、控製艾滋病的需要,可以規定應當進行艾滋病檢測的情形。

第二十五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根據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和艾滋病流行情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承擔艾滋病檢測工作的實驗室。

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按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和規範,確定承擔出入境人員艾滋病檢測工作的實驗室。

第二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根據本行政區域艾滋病的流行情況,製定措施,鼓勵和支持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其他有關組織和個人推廣預防艾滋病的行為幹預措施,幫助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險行為的人群改變行為。

有關組織和個人對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險行為的人群實施行為幹預措施,應當符合本條例的規定以及國家艾滋病防治規劃和艾滋病防治行動計劃的要求。

第二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艾滋病防治工作與禁毒工作的協調機製,組織有關部門落實針對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措施。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公安和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互相配合,根據本行政區域艾滋病流行和吸毒者的情況,積極穩妥地開展對吸毒成癮者的藥物維持治療工作,並有計劃地實施其他幹預措施。

第二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商、藥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廣播電影電視等部門應當組織推廣使用安全套,建立和完善安全套供應網絡。

第二十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公共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在公共場所內放置安全套或者設置安全套發售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