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艾滋病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傳染病之一。艾滋病作為一種死亡率極高的疾病,目前雖然尚未有徹底治愈的藥物,也未研製出有效的疫苗,但卻可以預防。
艾滋病的傳播與個人的觀念及行為密切相關,開展預防艾滋病教育能夠培養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強他們對不良生活行為和高危行為誘惑的抵禦能力,因此,預防知識教育是預防艾滋病最好的“疫苗”。
自1985年在我國發現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來,截止到2009年10月底,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台未統計在內)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319877例。艾滋病病人102323例,報告死亡49845例。經科學證實,性、血液、母嬰三種傳播途徑在我國均已存在,引發艾滋病流行的多種危險因素同時並存。最新統計數字表明:我國艾滋病感染人數排在世界第十四位,亞洲第四位。針對這一嚴峻形勢,我國政府明確指出預防艾滋病教育刻不容緩。
迄今為止,由於尚無徹底治愈艾滋病的藥物,也無有效預防艾滋病的疫苗,加之人們的忽視,防範意識不高,使得艾滋病的流行日益猖獗。目前,艾滋病是全球關注的重要公共衛生和社會熱點問題,也是我國重點控製的重大疾病。麵對這種嚴峻的形勢,選擇隻有一個,那就是積極主動地采取預防措施,控製艾滋病的猖獗蔓延。
艾滋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艾滋病相關知識缺乏起碼的了解,更可怕的是由於不了解而對它產生的忽視或恐懼。世界各國預防和控製艾滋病的經驗告訴我們,健康教育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和控製艾滋病的手段和方法。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研究發現,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並沒有像一些父母或教育工作者擔心的那樣,導致青少年性活動的提前或增加。良好的教育起到了保護性活躍的年輕人不感染艾滋病病毒及其他性病的作用。
學校裏的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大學生是接受預防艾滋病、性病教育的重點人群。因此在高校普及預防艾滋病知識,改變學生的高危險行為,做好預防艾滋病知識教育工作,保護青少年這一重點人群,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長期而艱巨的責任和義務。本書主要闡述了艾滋病的流行趨勢、青春期性教育、預防艾滋病和性病的基本知識等。
本書在編著過程中參閱了大量相關資料,盡管已在書中的“參考文獻”中列出,但仍想在此對提供研究成果的專家們表示誠摯的敬意。由於水平有限,書中的不足和缺憾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最後,再一次感謝所有支持、幫助和關心這本書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