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踏歌瑤台 玲瓏煙(1 / 2)

自天地開辟以來,九州戰火未停,由起初各族相爭,到後來的諸國爭霸,已經過了兩千多年。

現今,九州共有二十九國,其中,燕昭,淮炎,南曲三國最為強悍,其餘各國皆為這三國的附庸國。

燕昭位於湘水之北,地險,易守。

淮炎位於九州正中,兵力強盛,防守嚴密。

南曲位於南方秀美之地,重文,儒生掌國,勢較弱。

定原十四年,淮炎國隱帝風槐,喜得一子,子妖相,眉心一粒珠砂痣,豔紅若血,又因此子為皇後嫡子,帝後伉儷情深,隱帝以蕭後最喜的鳳竹琴為此子取名,名曰:風竹,次年封太子位,賜號“篁”。

定原二十九年,隱帝崩,蕭後於鳳棲宮自縊,雖隱帝而去,僅留年方十五的太子篁繼位。

新帝繼位,改國號為玄延,改帝號為雯,由於雯帝年幼,朝權皆由右相杜澤掌控,其隱隱有謀逆之心,淮炎局勢不穩,燕昭與南曲聯合意欲謀取淮炎,瓜分天下。

玄延三年,雯帝於太華殿誅殺右相杜澤,而後雯帝親自執政,共除右相黨羽百餘人,朝堂內外皆為驚歎。

而後,帝拜瀧陽柏家庶子栢桑為右相,世人皆疑惑,因這位柏相出現的過於巧合,民間傳說,柏相乃隱帝為新帝尋得的賢士,也有另一種說法說柏相乃誅殺叛臣杜澤的功臣,各種市井傳言參差不齊,無處可尋其蹤跡。

玄延四年,雯帝漸好酒色,不理朝政,朝堂政務皆由右相柏桑代之。

市有謠歌:

淮炎雯帝好風月,

柏家庶子掌朝堂,

杜氏之亂才平複,

隻恐今人複前人。

淮炎帝都安岐,一家酒館內,滿座的客人正在說笑,外街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一桌二樓雅間的客人正在談論將近的乞巧節,便聽街上有軍隊踏馬而過,鑼鼓聲敲響,並有軍號吹著,其中一人忙問道:“這是出什麼事了?”正上酒的小二笑答道:“客官還不知道吧,這是去江北賑災的柏相爺回來了,您看那不是他的官轎嘛。

”那人向窗外看去,隻見一紫色錦織的官轎在禁軍的層層護衛下緩緩向內城行去。

一隻素手,慢慢掀開轎簾,露出轎中人的玉麵,眉眼和旭,膚色皎月如梨,直挺的鼻梁下,一張薄唇緩緩勾起溫和的弧度,貌若冠玉,態似青竹。

店小二驚奇道:“咦,柏相爺原來這般俊美。”

那人瞧見店小二的神態,疑惑道:“怎麼,你沒見過柏相?柏相不是接了你們淮炎相位有三年了嗎?怎麼你們淮炎人都好像沒見過他似的。”

小二又咦了一聲:“客官原來不是淮炎人啊,那您可就不知道了,我們這位相爺可是深居簡出,我在這安岐呆了也有十年左右了,自他上任後,我還是今天才見著他哩。”

客人聽罷後,連連稱奇,又與小二談了起來。

柏桑坐在轎中,回想著前幾日收到的消息,微微出神。同座的尚書文言傾默不出聲,。

柏桑定了定神,輕啟薄唇:“言傾,你說陛下又想玩什麼花樣呢?”

“你我同去江北也有些日子了,那群老頑固也算是鞠躬盡瘁夠了,陛下或許是想換個口味,聽聽你我的粗俗之語了吧。”淡然一笑,文言傾緩緩說著。

柏桑眼眸微眯,一絲精光閃過眼底,不在回答,閉目養起了神。言傾頗為有興的看著手中的召令,唇角微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