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易經》流派與術數
據文獻記載:相傳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易經》之所以得以幸免,是因為宰相李斯將其列入醫術占卜之書中。因而,今天我們有幸能讀到這部經典,有幸研究周易這門學問,都應該感謝這位早已逝去的先賢。
在後來的各個朝代裏,研究《易經》的人數不勝數,其中的佼佼者也層出不窮,這包括漢代的京房、鄭玄,魏晉時代的王弼,唐代的陸德明、李鼎祚、孔穎達,宋代的邵雍、程頤、朱熹等等。
從相關的文獻記載資料裏,我們可以知道,早在宋代的時候,就興起了易圖的研究,比如廣為人知的河圖、洛書、先天圖、中天圖、左天圖、風後十六局圖、春宮圖、房中術圖、後天圖、太極圖(含陰陽魚圖案),以及神龍八卦圖等等,這些都是《易經》原著中所沒有的,是後人根據對《易經》的認識與研究而添加進去的。
從古到今的曆朝曆代裏,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為兩個學派:義理派和象數派。
義理派強調從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義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而象數派則注重從八卦所象征的物象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亦有人認為義理派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象數派則注重將周易用於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頤,後者如京房、邵雍。
在明代末年,《易經》通過外國傳教士的翻譯並傳播到西方,對西方世界的文化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到了17世紀晚期,德國著名哲學家及數學家萊布尼茨更是將《易經》以二進製來詮釋,使《易經》在西方世界乃至全世界的影響力更為深遠。因而到現在,無論中國大陸、台灣和西方各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有不少人在研究《易經》。
而研究和詮釋《易經》的《易傳》,版本也層出不窮,自從《京氏易傳》出現後,受朱熹、惠棟以及《四庫總目提要》先入為主的影響,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本書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而編者則認為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統領的六十卦反複配六十鍾律,八宮卦、納甲、納音則是由荀爽、虞翻、幹寶等另一非京氏《易》學流派演變而來,從《京氏易傳》出現後,就取代了京房原有的模式。
此外,由於易經流派的分化,也造成了術數的多樣化。
那麼什麼是術數呢?
所謂術數,又稱數術,其實也就是古代道教五術中的重要內容。術數以陰陽五行的生克製化的理論,來推測自然、社會、人事的吉凶,屬《周易》研究範疇的一大主流支派。術,指方式方法;數,指理數氣數。
術數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是我國曆史上社會生活中的時尚,但它的內涵和外延至今不清晰,在學術界並沒有確切的劃分。一般地說,狹義的術數,是專指預測吉凶的方術;廣義的術數就包括天文、曆法等了。
狹義的術數學,特指卜筮、堪輿、命理、相術、占夢、擇吉等六種最常見的預測吉凶的方術。《術藏》一書所采用的“術數”概念,就是指狹義的術數學。
廣義的術數學,泛指在中華文化中用以推算未來、趨吉避凶的各種方術係統。一般說來,諸如天文、曆法、數學、星占、六壬、太乙、奇門、占候、卜筮、命理、相法、堪輿、符咒、擇吉、雜占、養生術、房中術、雜術等都屬於術數的範疇。
(第二節):八卦符號及其精髓
由前邊的正閱卷,我們可知易經的核心內容就是六十四卦,而這六十四卦,主要是由陰陽八卦演變而來。
而所謂八卦,可以稱之為華夏文明中的一套有象征意義的符號。
用“一”代表陽,用“——”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組成八種形式,就叫做八卦。
八卦的八組符號代表著萬物不同的性質,據《說卦》的解釋:“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xùn),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ɡèn),止也;兌(duì),說也。”
這八種性質又可以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的特征來表示。
這八種符號與特征之間的聯係,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風,兌代表澤。
另外,八卦中的“卦”,屬於會意字,從圭從卜。圭,指土圭。開始以泥作成土柱測日影。卜,測度之意。立八圭測日影,即從四正四隅上將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這就形成八卦的圖象。
在八卦的各類單位裏,最基本的是爻,通常是用來記述日影變化的專門符號。爻有陰陽兩類,陽爻表示太陽,陰爻表示月亮。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橫叫初爻,中間一橫叫二爻,上麵一橫叫三爻。
八卦有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文王八卦,又稱後天八卦。
(一)八卦歌訣
先天八卦:“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後天八卦:“一數坎來二數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數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
(二)八卦代數
先天八卦: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後天八卦: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為中宮,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三)八卦方位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
後天八卦:震東,兌西,離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
(四)八卦所屬
乾、兌(金);震、巽(木);坤、艮(土);離(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兌(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離(火),離(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