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2)

弗洛依德是一個離經叛道的精神分析大師。他像一個幽靈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徘徊了很久,像人類曆史上許許多多的人物一樣,他們的出現都沒有受到人們的歡迎,不是被視為“異類”,就是被視為“洪水猛獸”。他們的思想也往往被人們誤解和歪曲,遭到世人的冷落和唾罵。幸運的是,並非所有人的思想都是那麼狹隘那麼虛偽和目光短淺,社會的進步給這位精神病理學家有了一定的發展空間,盡管目前人們還沒有完全看到其學說的意義,但他創造的心理分析理論,作為現代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流派,因其在治療神經官能症中的運用和廣泛傳播,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廣泛的認同。

心理分析理論的產生和任何學說一樣都不是偶然的,無論是荒誕的理論還是科學的學說,都不可能是學者的憑空杜撰,它必然是學者用心觀察世界,用心觀察現實,腳踏實地地研究具體對象的結果。弗洛依德以研究病人的病理出發,窺探到了人類心靈世界中的秘密。此可謂是一個偉大的創舉,這也是使他的理論贏得世人矚目的原因,盡管也有人把他貶為一文不值,甚至把他說成是寫淫穢作品的下流作家,但他隨即擁有了眾多的讀者和崇拜者;心理分析成為了心理學領域最有影響、最重要的派別。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心理分析理論逐漸滲透到文學、哲學、藝術、教育、宗教各領域,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得到了更為廣泛的傳播,並影響到社會科學各領域和社會生活的各方麵。可以說,凡是與人類精神生活有關的文化科學活動,以及探討人類命運和本質的各種學說,幾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精神分析的影響。弗洛依德的書成了最暢銷也最流行的書。他雖然還沒有擺脫被爭議的陰影,但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思潮——弗洛依德主義的創造人,他成為了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精神病理學家。然而這隻是弗洛依德主義最表麵的反應,當這個理論在社會上、在各個文化領域得到了更深層次的反應後,弗洛依德主義更上一層樓,從而彙入了20世紀哲學非理性主義思潮,並為非理性主義哲學提供了心理學和生物學的根據。因為以心理分析學說為基礎的弗洛依德主義能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表達了人存在的性質,確定了文明的使命,在現代西方哲學思想發展史上,成了一種最有聲望的思想體係。弗洛依德的名字,甚至時常與哥白尼、達爾文、愛因斯坦等偉大科學家聯係在一起,也因此有人把他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天才。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曆程中,科學方法是最有價值的貢獻。弗洛依德的學說發展了一種新的理論工具,開辟了一個新的知識領域——人的內在生活。雖然這些發現是在解除精神創傷的過程中獲得的,但它們依然有助於我們對日常活動,對創造性勞動的理解,因為我們的心理生活帶有如此濃重的痛苦色彩,我們的成功需要超越理性的原動力,人的成功發展,除了需要理性的思考、理性的熱情以外,更需要本能的衝動、非理性的熱情。在弗洛依德看來,理性維持著人們現實生活的穩定的秩序和健康的發展,而非理性則是在人們最關鍵的時候,暴發出的有力衝刺。盡管大多數的時候,本能都直接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甚至是歪曲地反應在人們的生活中,但它的最終暴發,是必不可少的。長期的壓抑,不僅會導致疾病而且也是違反人性的。本書首次把社會發展與人的本能的衝突與對抗明確地提出來,並試圖找到互相妥協的可能與意義,這是更進一步地了解弗洛依德的人性本能對個人成功奮鬥的意義。

在弗洛依德看來,決定人類生活目的(或是人性本能)隻是快樂原則。這個原則一開始就控製了人的精神器官的活動。而文明則是對本能的限製;但弗洛依德並沒有否認文明是人類的進步。在他看來,所謂的幸福就是被深深壓抑的那些本能需要的滿足。文明雖然不一定具有獲得幸福的手段之價值,但它卻把人類的生活與人類祖先類人猿的動物性區別開來。在弗洛依德看來,文明可以從兩個方麵考察:第一個方麵,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具有文化性質;第二個方麵,工具是推動人類文明的強大動力。弗洛依德說:“文明不過是意指人類對自然之防衛及人際關係之調整所累積而造成的結果。”“如果我們追溯過去,我們發現文明的最初行動是使用工具,控製火和建造住房……每一種工具的使用都使人類改善他的運動器官或感覺器官,或者說消除這些器官的限製。運用工具為人提供巨大的力量,就如同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肌肉一樣。有了船和飛機,水和空氣就不能阻礙人的運動;有了眼鏡,人糾正了眼球晶體的缺陷;有了望遠鏡,人看到了很遠的地方;有了顯微鏡,人克服了視網膜結構造成的視力限製。在照相機中,人創造了一種可以保留轉眼即逝的視覺印象的儀器,就像唱片可以保留轉眼即逝的聽覺印象一樣。”弗洛依德從物質工具的進步出發,來探討文明的關係,是難能可貴的。在這裏,弗洛依德的主張與馬克思主義是一致的,都認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是生產力,是以工具的進步為標誌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