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賽季末評選的最佳陣容:門將區楚良,左後衛李紅軍,雙中衛範誌毅、徐弘,右後衛魏群,三中場曹限東、高洪波、彭偉國,三前鋒高峰、黎兵、郝海東。我一度認為他們就是中國足球最出色的11個人,除去國安的三個人,其餘的每一個隊員也在日後迅速地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英雄。關於1995年的記憶,絕不僅僅是北京國安一支隊伍那麼簡單。當我們近乎瘋狂的將國安隊裏每個球員形象無限放大之後,更是憑生出希望對手同樣足夠強的豪氣。就像金庸小說的華山論劍一樣,為國安圈定京城四大名捕高峰、高洪波、謝峰、曹限東之餘,我們同樣對於上海的謝暉、範誌毅,大連的王濤、魏意民,廣東的黎兵、馬明宇,太陽神的彭偉國、胡誌軍,山東的宿茂臻、唐曉程,延邊的金光柱、高仲勳,天津的王俊、韓金銘,八一的郝海東、胡雲峰;四川的姚夏、魏群等充滿期待!
“1995一代是為北京足球創品牌的一批人,值得我們永遠記憶!”若幹年後,周寧對於當年的定義,準確而清晰!足球,就這樣讓北京、讓中國的概念第一次真實地在一個孩子的心中融化,融入他以後每一天的生活裏,融入他的血液中……
“第二天國內報紙‘能戰而怯戰,求和終未和。’的標題代表了太多中國人深感奇恥大辱的怒其不爭!或許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在過去一年經常被金誌揚‘寧可被踢死,也不能被嚇死’的教導而熱血沸騰的自己,慢慢地開始將心中的天平朝著國安的方向傾斜。雖然,我們同是中國人,但是國家隊層麵上的足球確實還不足以激勵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的心!”
這一年我17歲,繼續求學。生命中隻有足球!
這一年中,開始有了更多的關於國家隊的記憶:1月底備戰亞洲杯的國家隊參加了由北京國安、廣東宏遠、山東濟南泰山等一共四支隊伍參與的梅視杯,首戰國家隊7:0狂勝替補出戰的山東濟南泰山,高峰一人獨進5球。同時,國安憑借著鄧樂軍和謝峰的進球2:0擊敗廣東。最後的決賽國家隊3:1戰勝國安,謝育新、黎兵、郝海東分別為國家隊建功,謝峰為國安扳回一球。隨後的亞洲杯小組預選賽國家隊更是狂勝澳門、菲律賓等隊晉級。
聯賽中,1995賽季一結束,球迷們就開始無限度地收集所有關於國安隊的消息:延邊馬拉多納李紅軍、遼寧鐵腰薑峰、四川大俠魏群的有意加盟,新加坡中哈魯俱樂部對於球隊最佳射手高洪波的邀請,都讓京城球迷躁動不已。最終,俱樂部選擇經濟式經營:球隊將主體育場從先農壇搬至工人體育場,沈祥福充實進教練組,高洪波留隊,原八一隊中場大王濤轉會而來,留學日本的魏克興回歸,加上原本的球隊隊長金左腳曹限東,夢幻中場一說甚囂塵上。各路媒體也都把國安當成了1996年度甲A聯賽冠軍的最有力爭奪者。北京球迷對於冠軍的期待從此刻開始真切地降臨!
在聯賽開始前一個月,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足球預選賽率先開鑼。直到今天,我都想不明白中國足協為什麼讓1994、1995兩年把國家隊帶得風生水起的戚務生同時接任國奧隊主教練,並且給當時深受球迷和媒體喜愛的老外教練拉德安排了一個不倫不類的“技術顧問”的職位!雖然說即便是拉德帶隊也未必能夠保證中國隊小組出線,不過由戚務生來完成這次失敗,在感情上還是多少打擊了球迷們因國家隊以及國安在過去兩年時間裏“工體不敗”神話所積累起來的信心。
首戰哈薩克,國奧率先失球然後由謝暉和姚夏進球2:1反超,在對手再進一球把比分扳平,同時楊晨被罰下場的情況下,於根偉、彭偉軍再次進球最終4:2反敗為勝,感動得主教練戚務生老淚縱橫的。當時我就想,這主教練是心裏有底啊還是心裏沒底啊,打這麼一個弱的對手有什麼可激動的呢?第二場比賽迎戰沙特,多薩裏大鬧中國隊禁區,戚務生更是令人驚訝地換上吳承瑛隨後又將其換下。或許也就是從這一刻起,戚務生加深了對於吳承瑛的成見,最終導致了年底的亞洲杯死用劉越的悲劇。國奧最終憑借著譚恩德的進球1:1同對手戰平,這應該還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在當時的觀念裏,亞洲球隊中韓國、日本、伊朗、沙特就是四支可以同我們平起平坐的球隊,而像什麼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伊拉克、朝鮮,大家什麼的都認為中國隊打他們必勝。其餘的就更不值一提了。今天想來,不知道這是自己當時年少無知的臆想,還是這麼多年以後國家隊墮落得實在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