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一日,祖師行走在山林間,掐指一算,石猴已經來了七年。
“悟空。”
祖師叫了一聲,卻不見石猴在身邊。
“師父。”
兩個仙童向他行禮:“您又忘了,上回他偷喝您的藥酒,被您罰了閉門思過。”
祖師憶起,不由歎息,那猴兒這些年時常陪伴自己,聰明乖巧,與日俱親,以至於他都不習慣沒他的日子了。
“閉門七日,時間已到。”
祖師吩咐仙童:“童兒們,去幫我把他叫來。”
“是。”
兩個仙童應了是,轉身向廊廡走去。
“師父為何處罰如此之輕?”
一名仙童問道,祖師向來嚴苛,弟子犯錯,從未有過閉門七日就放過的。
“我也不解。”
另一名仙童回答:“要說那悟空,來這裏七年,也實在不是大不了的人物。”
剛入門的時候,石猴說出的壯誌嚇了所有弟子一跳。
最初的兩年,弟子們時常嘲笑石猴,石猴卻不惱怒,表現的有模有樣,那會兒,還有一些弟子覺得這石猴深不可測。
然而七年過去,石猴修行一無所成,跟眾多弟子比起來,也是最差的一個,大夥兒都逐漸輕視了他。
而且那石猴最近這些年猴性流露,反倒不如一開始那般神秘了。
“果然是因為他會說書吧?”
“一定是。”
兩個仙童說著話,很快就到達了石猴的寢室。
還沒進門,寢室裏就傳出陣陣喝彩聲。
仙童們對視一眼。
“他又在說書了。”
“趕緊進去聽聽!”
兩個仙童加快腳步走進寢室。
寢室裏,一群師兄圍在石猴周圍,劈裏啪啦一陣掌聲,為石猴的說書喝彩。
“話說那彩雲仙子把戳目珠望天化劈麵打來;此珠專傷人目,黃天化不及堤防,被打傷二目……”
正在說書的石猴聲情並茂,很是吸引人。
這個叫《封神演義》的故事篇幅巨大、想象奇特,情節更是扣人心弦,涉及到的仙魔鬼怪,無一不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就連兩位仙童,進到寢室後,也忍不住聽了起來。
要說這石猴有什麼過人之處,那就是它的那張嘴巴了——不知怎麼的,它總是能說出一些光怪陸離,荒誕幽默的故事。
石猴一有空,就會跟師兄們言鬼神,談怪異,他說的故事都是虛構,但其中人間冷暖、因果報應、宿命之說,卻說得有門有道,越聽越真。
弟子們聽他說書聽久了,甚至有人開始懷疑他們原本知道的故事是假的了。
比如那太上老君,在《封神演義》的故事裏,他的地位極其崇高,和他們所知道的卻是有很大差異。
再者,神仙都是曆經劫數才得以享受尊位,但在石猴的故事裏,卻把他們說出了人性,越是琢磨,越是可怕。
弟子們本能的發現這些故事會動搖道心,卻實在停不下來。
他們都是六根清淨的修道之人,對凡間之事沒啥興趣,卻無法抵抗那些神仙怪異的傳聞故事。
石猴講了半小時,口幹舌燥,決定不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