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的遊戲,P很少有能夠超過主機的,更別提雙核心的GS了——P連雙核都沒有家用化呢。
不過,就算P這個時候有雙核,怕是也沒有什麼用,因為遊戲廠商很少會和主機一樣去特殊優化P,所以對於P遊戲而言,PU的頻率本身,其實才更重要。
“畫質沒有劣化……玩家可以放心……”
盛遊在打草稿。
這是為了錄製台詞的時候的草稿。
既然是視頻,那就肯定是需要講解的,所以台詞需要提前想好。盛遊有時候會結巴一下,所以台本就很重要了。
“……一如既往的捏人係統,細致到手臂和身材的設計……比上古卷軸係列更加詳細……最重要的是,人好看……”
歐美作品的角色,很多時候都很醜,或者,審美觀不符。
所以對於某東方大國的玩家而言,他們更喜歡日係廠商的設計。
舉個例子,在《聖童降臨》之前,其實很多人對於《最終幻想7》都是最多就聽過一個名字而已,但是在這個作品橫空出世之後,很多人就轉職成為了《最終幻想7》的鐵粉,吹爆女主角蒂法——因為《聖童降臨》這個電影版本裏麵的地方,實在是太美了,就算是後來的《最終幻想7》重置版,也完全不如。雖然這些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實在這個作品裏麵還有另外一個戲份更重要的女主,名叫愛麗絲……
上古卷軸的畫風其實在這個時代也不錯了。
但是……奈何畫風不對啊!
森夏這邊對於光影效果的運用和人物模型的講究,都是非常出色的,而歐美那邊的審美搬過來……嗯,有些微妙。
人類都是看臉的生物。
在盛遊給兩個遊戲“看臉”之後,他也不得不承認,仙劍係列秒殺後者。
原因無他,這畫風太他喵喵的秒殺了。
更何況,上古卷軸的畫麵,本身就不如仙劍。
唔。
而且捏臉係統,也是仙劍更好。
嗯,好吧,畫風問題,這個略過。
“唔……流暢性也很好。不過沒有本篇的飄逸啊。”
外傳的戰鬥也還不錯,但是和本篇的戰鬥比起來,感覺還是差了一點。
光影效果差很多,動作差一點。
不過他不著急,因為這是剛剛開始沒多久,角色的情況還不明朗,不能武斷。
“嘶,厲害。”
故事的場景一開始,是出現在一個名叫“山”的地方,在這裏有一個過場,是對整個場景的一個快速的鳥瞰。
這個畫麵是即時演算的,在畫麵之中,被捏臉的玩家也存在於此。
這個畫麵很厲害。
“……即時演算的過場動畫,比起A社以前的動畫來都要好……我上一次見到這麼厲害的即時演算是在塞爾達……”
N64這款機器上麵,很多東西都是使用即時演算動畫來做的。
這其實並不是因為廠商們不想製作G,隻是因為老任這款機器的卡帶容量實在是渣渣,所以大家就隻能這麼做了。
而仙劍的一開始,也有一個這樣的場景。
但是這樣的場景,並不是因為容量不夠。
盛遊思前想後,頓時就明白了A社的用意:炫技。
盛遊原本是不看動畫的,但是他的名字被砍動畫的一個朋友調侃為“聲優”,於是他也不就因為這個原因而接觸到了動畫,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而就盛遊所知,武藏野動畫,就喜歡這樣開頭糊臉,然後被觀眾們調侃為“炫技”。
而眾所周知,武藏野動畫和A社都是穿同一條褲子的。
所以這種思路,一下子就讓盛遊從這個遊戲一開始的過場想到了A社經常做的事情——炫技。
毫無疑問,這裏有是開場糊你一臉。
“最最最最最重要的是……支持簡中……”
嗯嗯嗯,這一點很重要,所以要寫上去。
“不過遊戲本身裏麵的文字都是繁中,所以我覺得如果想要代入感的話,大家可以在設置語言裏麵,將其調整為繁中……”
在遊戲裏麵也是有文字的,而且都是古色古香的那種。
在這種時候配合簡中的UI,有時候的確會有微妙的出戲感。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畫麵看起來,真是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