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推死亡風險網站分析預測“量化死亡”
對於死亡,人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生死有命”,但從古至今仍有無數學者窮其一生都想弄清楚其中的規律。哪個年齡段的死亡風險最高,是疾病還是意外,究竟有無規律,人類是否可以掌控?隨著曆史數據積累和現代統計學的出現,這些問題也日漸清晰起來。近日,美國一個名為“死亡風險排名”的網站在解答了這些問題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數據排名與評估驚現“死亡“網站
這家專門關注死亡風險的網站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創辦,允許人們根據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公開數據,對死亡在不同性別、年齡、區域等因素上的差異進行查詢。該網站不僅能預測出不同年齡段的死亡風險,還允許在不同群體間進行橫向比較。
網站的發起者、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公共政策學教授保羅·菲施貝克打了一個比方:“假如你想知道在一位54歲的賓夕法尼亞州婦女和她的英國女同行之中誰更有可能在近些年死於乳腺癌,這個網站將會為你提供準確的統計數據。通過這個網站你會發現,英國婦女患有乳腺癌的風險比美國婦女高33%。但在肺癌和喉癌上這一數據幾乎正好對調,美國婦女死於肺癌和喉癌的風險將比生活在英國倫敦的婦女高29%”。
性別年齡地域與趨勢清晰可見
就年齡而言,在嬰兒之後的歲月裏,人們的死亡風險將會以指數的方式遞增。一名20歲的美國女子在未來一年的死亡概率為0.05%;40歲時該風險增至3倍;60歲時增至16倍;80歲時將增至100倍,即5%。“風險雖高,但也不必過於擔心。”勞倫斯大學經濟學教授戴維·傑拉德說,“在80歲時,95%的美國婦女都有機會度過自己的81歲生日。”
就性別而言,每個年齡段上男性的死亡風險幾乎都高於女性。20歲時,男性的死亡風險比女性高2.5倍到3倍,男性更容易發生意外事故,例如卷入謀殺或自殺當中。在死於心髒病的風險上男性同樣高於女性,50歲時這一比率將達到2.5倍的峰值。然而,在死於癌症的風險上,女性將比同齡的30歲或40歲的男性高。
就心髒病和癌症而言,美國非洲裔比美國歐洲裔要高得多。總體來看,在30歲到40歲間,前者比後者要高出近兩倍。但在因自殺導致的死亡風險中,後者又比前者要高2倍至3倍。
對於20歲左右的男性,80%的死亡風險都源於意外事故。而到50歲時,這一因素所占的比例還不到10%。此時在對美國和歐洲男性生命構成威脅的因素當中,心髒病位居第一。據統計,這個年齡段中有30%以上的死因都與此相關。
在地域上,生活在西歐的人與生活在美國的人相比,更容易死於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但生活在美國的人死於肺癌的比率又比前者多。
在與超重相關的死亡風險中,美國遠遠高於歐洲。對於60歲這個年齡段而言,美國人死於糖尿病的風險比歐洲高3倍。
教育與幫助民眾是目的
菲施貝克和傑拉德希望這個網站能夠有助於人們對時下美國討論正酣的醫療體製改革有新的認識。
傑拉德說,“大多數美國人對於死亡風險並沒有深刻的認識,更不用說具體的風險的排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