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具一格的飯店
有個人打算開一家別具一格的飯店,以招攬比普通飯店更多的顧客。事實上想讓一家飯店別具一格談何容易!但無論如何,他都下定決心要將這家飯店打造得新穎別致。
有了想法之後,他開始了前期準備:收集有用的資料,光顧優秀的飯店,借鑒優秀的宣傳手段等。隨著準備工作日漸成熟,他的腦子裏終於蹦出了一個獨特的想法。
他將自己的想法委婉地告訴了最信得過的人,得到支持後,他開始行動起來。他在飯店門口高掛了兩隻大龍蝦的造型,這兩隻大龍蝦的頭上都戴著牛仔帽,腰間還係著一根寬寬的皮帶,皮帶上配了一把手槍,整個一副西部牛仔決鬥的架勢。更新奇的是,飯店的裏外都沒有一個文字出現,就連菜譜上也隻有圖片。顧客走進飯店後,身著牛仔服的服務員就會送上一份精致的菜譜,菜譜上印著精美的圖片,以及用以標價的數字。人們可以直接根據圖片來選擇自己所需,不僅方便直觀,又讓人覺得新鮮好奇。漸漸地,人們愛上了在這家飯店用餐的美妙感覺。這家飯店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思路:沒有思路的成功是偶然的,思路新穎而獲得成功是必然的,沒有做不到的事情,隻有想不到的思路。
酸桃不酸
有一個賣桃子的果農,在滿街的“甜桃”吆喝聲中,別出心裁地叫賣他的“酸桃”。“他賣的真的是酸桃嗎?酸桃是什麼樣的呢?難道是新品種?有多酸?”聽到這個果農叫賣的人們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這些問題,他們都徑直走向果農的攤位,想看個究竟。有顧客問:“你怎麼賣酸桃呢?”果農回答:“酸不酸,什麼味,你嚐了不就知道了?”並且喊出“先嚐後買,保準不上當”的口號。那位顧客出於好奇,想知道這桃到底有多酸,就嚐了一口,隻覺不但不酸,而且很甜。於是忍不住大聲說:“真甜,一點都不酸!”就這樣,果農的“酸桃”很快就被搶空了。
思路:相信自己具有創造能力,多去思考,多留意身邊的事物,並且把想法化為行動,即使是最普通的果農,也會想出“出奇製勝”的好辦法。
改造舊船發財的人
丹尼爾·洛維洛開始僅是密歇根州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他從小生活非常貧困。有一次,他發現一艘損壞的26英尺長的輪船被當做廢品扔在河岸邊,就把它運回家。那個冬天,丹尼爾·洛維洛專心做一件事情,就是修理這條船。第二年夏天,他把修好的船租出去,一年輕鬆地賺到50美元。
修船租船,這第一次小小的經營所獲得的利潤雖然微乎其微,但卻指引他走向成功的道路。
此後,他做的全部是買船、修船、賣船、租船這些與船有關的工作,雖然賺錢不多,但卻使他的生活得以改善。
當然,丹尼爾·洛維洛也在尋找機會,希望能夠快速致富。突然有一年,由於石油的消費量和生產的日益增長,油船開始成為有利可圖的工具。但是,丹尼爾·洛維洛沒有資金來購船,他不甘心機遇就這樣從自己身邊溜走,便開始千方百計地籌措資金。他跑了幾家銀行希望能夠得到一筆貸款,卻全碰了釘子。然而丹尼爾·洛維洛不灰心,他仔細地總結了經驗並創造性地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又跑到大通銀行去“碰運氣”。經理上下打量他一番,問他有沒有什麼財產作為擔保和抵押。
丹尼爾·洛維洛痛快地說明自己確實沒有什麼一般意義上的那種擔保和抵押的財產,然而他有一條舊的油船,已出租給石油公司運輸石油,根據租約,可以按期收取石油公司的租金。如果銀行認為租出去的船可以作為抵押,那麼他就可以獲得貸款了。
銀行經過反複研究,認為有實力雄厚的石油公司租用油船,丹尼爾·洛維洛的收益很有保障,這樣的話貸款風險就很小,於是答應貸款給他。丹尼爾·洛維洛用這筆貸款買了一艘舊貨船,並改造成油船。他又把這艘油船出租給石油公司,再以它為抵押,從銀行獲得新的貸款,利用貸款又購進舊貨船,改裝成油船,如此循環往複,丹尼爾·洛維洛獲得了一筆又一筆的貸款,他的油船隊伍也日益壯大。日益增多的資金積累使丹尼爾·洛維洛的事業蒸蒸日上,很快成為聞名一時的成功人士。
思路:丹尼爾·洛維洛的成功是因為他一心在尋找機會,一心在尋找快速致富的條件,在這種思路的啟發下,他終於成功了。
偷懶的德國農民
漢斯是個德國農民,由於他愛動腦筋,常常花費比別人少的力氣,而獲得較多的收益,因此當地人都說他是個聰明人。到了土豆收獲的季節,農民們就進入了最繁忙的工作時期,他們不僅要把土豆從地裏收回來,還要把它們運送到附近的城裏去賣。為了賣個好價錢,大家都要先把土豆按個頭分成大、中、小三類。這樣做大大增加了勞動量,家家戶戶都起早摸黑地幹,希望能盡快把土豆運到城裏及早上市。漢斯一家卻與眾不同,他們根本不作分揀土豆的工作,而是直接將土豆裝進麻袋運走。
漢斯一家“偷懶”的結果是,他家的土豆總是最早上市,因此每次他賺的錢都比別人家多。
一個鄰居發現了漢斯一家賺的錢比自己多,但是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於是就悄悄地跟蹤漢斯,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原來,漢斯每次往城裏送土豆時,並不是開車走大家都走的平坦公路,而是跑一條顛簸不平的山路。兩英裏路程下來,由於車子的不斷顛簸,小的土豆就落到了麻袋的最底部,而大的自然就留在了上麵。賣時仍然是大小能夠分開。由於節省了很多時間,漢斯的土豆上市最早,價錢自然就能賣得比別人更理想了。
思路:隻有多動腦筋,才能多賺錢。漢斯的這種巧妙利用自然條件進行邏輯想象的方法,看起來並不算是驚天動地的創舉,但卻能開啟我們的大腦。如果你能夠激發出自己這樣的邏輯想象能力,就可以在自己的成功過程中做得更好了。
思路就是金錢
波爾格德是石油企業家的兒子。1914年9月他從英國回到美國,決心從事石油開采業。
1915年10月,美國俄克拉何馬州有一個石油礦井招標,參加投標的企業家很多。投標者中不乏實力雄厚者,因此投標的競爭異常激烈。
波爾格德那時才成立不久的公司資金不足,不是那些大企業家的對手。怎麼辦?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之後,波爾格德想到了一個獨特的辦法。
投標當天,波爾格德租了一身非常華貴的衣服,約了一位他熟悉的著名銀行家,同他一道前往投標會場。到了會場,波爾格德擺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勢,顯得氣度不凡,加上身旁有著名的銀行家陪伴,使在場的企業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那些躍躍欲試、準備在投標中一決勝負的投標者,心裏不免忐忑不安。他們很自然地想到波爾格德是石油富商的兒子,現在又有大銀行家當“後盾”,感到自己絕非波爾格德的對手。於是,投標會場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前來投標的企業家們竟三三兩兩地相繼離開了,留下的也不敢競價。
結果,波爾格德以五百美元的低價輕而易舉地中標。他的計策成功了。四個月後,波爾格德中標的那個油礦打出了優質石油。他馬上以四萬美元的價格將油礦售出,獲得了三萬多美元的純利。
波爾格德一處又一處地投資開采石油,不斷成立新的石油公司。到1917年6月,年僅23歲的波爾格德就已成為擁有40家石油公司的大富翁。
思路:人們常說“時間就是金錢”,其實好的思路就是金錢。人們解決問題時想出來的好思路,是獲得事業成功的可靠保障。
巧用總統做廣告
美國一家出版公司有一批滯銷書久久不能脫手,經理突發奇想,打算給總統送去一本書,並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見。忙於政務的總統不願與他多糾纏,便應付地回了一句:“這本書不錯。”經理便據此大做廣告:“現有總統喜愛的書出售。”於是,這些書被一搶而空。不久,他又有書賣不出去,又送一本給總統,總統上過一回當,想奚落他,就說:“這本書糟透了。”
經理聽後,並不失望,腦子一轉,又做廣告:“現有總統討厭的書出售。”不少人出於好奇爭相搶購,書很快又售光了。第三次,他又有書送給總統,總統接受了前兩次的教訓,便不作任何答複,然而新的廣告還是很快出來了:“現有總統難以下結論的書,欲購從速。”居然又被一搶而空,總統對此哭笑不得,出版商則大發其財。
思路:好的思路是創造奇跡的法寶,它可以把一切運用到其中,去為成功作鋪墊。
CNN的創立
特德·特納是美國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創造者。當時,特德·特納已是全美第一個通過衛星播放有線電視節目的電視台老板,在亞特蘭大擁有一家“超級電視台”。特納不甘平庸,他一直懷著與美國廣播公司(ABC)、全國廣播公司(NBC)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一較高下的雄心。但是,三大電視網已雄踞美國幾十年,而他率領的那個亞特蘭大“超級電視台”如同摩天大廈下的一個小商亭,實在沒有出頭之日。他要實現這個夢想,就必須在電視領域找到一個新的突破口。於是,他打算創建一個24小時的有線電視新聞網。
一石擊起千層浪。消息一傳出,立即招來一片反對之聲。人們普遍認為經營電視新聞隻會賠錢。它的收視率不高,製作費卻高得驚人,報道一條中東熱點新聞,僅差旅費就相當於美國一般家庭一年的收入。當時,美國三大電視網隻製作時數有限的新聞節目,一年尚虧損1.5億美元。在人們眼中,特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他們認為特納最終會賠得傾家蕩產。對此,特納並不介意,他堅信隻有“傻瓜”才會在聰明人不敢企及的地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
經過市場調查,他了解到:人們對24小時新聞節目不感興趣。對此,特納沒有畏縮,而是在心裏暗想:幹嗎要相信那個該死的市場調查呢?此刻需要的不是調查,而是創造。“飛機造出來之前,如果你調查有多少人願意坐飛機,又會有多少人說他願意呢?”想到這裏,特納如釋重負。他知道,任何冒險最終隻有兩種結果:創造,或是毀滅,而他卻隻對創造滿懷希望。
籌建CNN的工作開始了。1980年6月,特納正式宣布:CNN將在一年內成立。
在CNN創建不到一年時,特納提出,CNN要和三大電視網一起加入白宮記者團。起初,特納的請求並沒有被批準,特納便起訴白宮設立記者團違反了《公平貿易法》。他甚至起訴了當時的總統裏根、白宮辦公廳主任貝克和國務卿黑格。8個月以後,特納的訴訟終於收到了成效,CNN在白宮記者團中得到一個高級記者的席位。
CNN打進白宮,意味著可以與三大電視網分庭抗禮了。
12年後,位於亞特蘭大的CNN中心,成了一個由12架巨大的衛星天線守護的莊園。美國1989年的一次民意測驗表明,觀眾對CNN的喜愛,已超過三大電視網。最近的一次民意調查表明,CNN已成為世界名牌,僅次於迪斯尼、柯達和奔馳而名列第四。
思路:現代社會的商機無處不在,關鍵是看你是否具備敏銳的頭腦,能不能見人之所不能見,想人之所不會想,為人之所不敢為。有所為才能有所得,隻要你有好的思路。
用糖果教育人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注重創造,他以“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為理念,來教育學生、規範自己。即便是教育學生,也不乏創意,不同凡響。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校園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的男生,當即斥止了他,並令他放學後到校長室裏去。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經等在門口準備接受訓斥了。可一見麵,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並說:“這是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裏,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異地接過糖果。此時,陶行知又將一塊糖果放到他手裏,說:“這塊糖果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就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尊重我,我應該獎勵你。”王友眼睛睜得大大的,表情更加驚異。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王友手裏,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遵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說道:“陶……陶校長,你……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
陶行知聽後,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遞過去,說:“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可惜我隻有這一塊糖了,我的糖已經用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吧!”說完,他走出了校長室。
思路:處於逆反時期的青少年,麵對無視尊嚴的訓斥,隻會爆發野性的反抗,把老師當成敵人。陶行知先生不忘“尊重”二字,用四塊糖果收服一顆迷失的心,既滿懷愛心,又充滿創意,讓人永生難忘。
一小碗湯
台灣詩人林先生每次去日本的時候都會去同一家料理店用餐和喝湯。他之所以喜歡上了那裏是因為他見識了兩個不同的料理店的不同服務態度。
起初,他剛到日本的時候經常去一家印度人開的餐館就餐,一次他要了一份他愛喝的湯。入座後不久,服務員將一大盆湯端到他麵前。他一愣,問服務員:“這麼大一盆湯,我能喝得了嗎?”服務員認真地回答:“你沒說明是要一小碗湯呀!”他一時沒話說,匆匆喝了幾口湯,心裏感到很不是滋味,按一大盆湯的價格付了錢後便離開了。
後來,他又到了不少家料理店,服務生都是端來一大盆湯,然後他付一大盆湯的錢。直到有一天,他來到這家日本人開的料理店,要了一份同樣的湯,也沒有說是一大盆還是一小碗。出人意料的是,不一會兒,服務生給他端來一小碗湯,而且那個小碗十分精致。服務生說:“如果不夠,可以再來一碗。”他隻喝了一小碗,隻付了一小碗湯的錢。
以後,他每次去日本,都要到這家料理店用餐,包括喝他比較愛喝的湯。而且,他發現這家店的生意要興旺得多。
思路:日本的那家料理店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的一些細節受到顧客的青睞,它抓住了顧客的心理,用小碗代替大碗的思路贏得了成功。
固執的想法
在世界船王丹尼爾·洛維洛的日本分公司裏,曾有一位油輪總設計師,他的名字叫山本穀美。當時,批量化生產已經開始在工業領域中嶄露頭角。然而,山本穀美仍然按照傳統方法,像當初他第一次建造油輪時那樣,全部是手工製作。公司管理人員發現他的這種傾向後,對他提出了善意的忠告,但是山本穀美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建議,依舊固執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
在山本穀美的帶領下,經過近一年的苦戰,公司的第一艘油輪終於誕生了。這艘油輪樣式高貴、裝飾豪華,排水量也很大。但是,由於價格昂貴,加上長達一年的漫長製造過程,公司沒有顧客上門。公司管理人員再次強烈要求山本穀美采用新的生產流程,批量式生產並改變經營思路,但山本穀美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認為油輪就應當是純手工製作。最後,丹尼爾·洛維洛不得不將山本穀美解雇。
思路:死守過去經驗的工作態度無疑是沒有出路的,隻有跟上時代的潮流,調整自己的步伐,才不會被社會所遺棄。
積極的速記員
在美國,有一家公司的總裁乘坐的汽車在公司的停車場上停下。他剛要從車上下來時,公司的一名年輕的速記員立刻迎上前去,總裁不解地問他為什麼這樣做,年輕的速記員說,他之所以立刻趕上前來,隻是希望如果總裁先生有任何信件或電報要寫的話,他能夠立即提供服務。這位總裁感到很驚奇,因為這種事情是公司其餘十幾名速記員也可以做但從來沒做過的事。
總裁說:“你為什麼不像其他速記員一樣等在公司裏呢?”年輕人回答:“因為我的想象力告訴我,這樣做對自己的前途並沒有任何壞處,積極主動一些應該可以為別人提供更多的服務。”總裁很欣賞這位年輕人,他也沒有看錯,這位年輕人後來成為了一家規模很大的藥品公司的總裁。
思路:具有與常人不同的想象力的人,往往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思路寬闊。那些成功的人們,總是敢於想象,思路敏捷,敢於想辦法,敢於嚐試,所以他們最終總是會走向成功。
橡膠時代
陳嘉庚在20世紀初開始創業時,經營的是一家罐頭廠。一天,陳嘉庚在與一位英國朋友閑聊的時候,聽朋友談起英國一家股份公司正在新加坡高價收購橡膠園。聽到這條消息後,他敏銳地意識到橡膠產業將會有十分廣闊的市場,他開始轉變經營思路,決定投資經營橡膠園。當他收購了5000畝橡膠園時,橡膠價格迅速下跌,已經賣不出去了,陳嘉庚的橡膠廠也因此虧損以至於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