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是一名電視台的記者,因為是新人,沒什麼名氣,平時主要負責做做外景之類的體力活。
今天她就被電視台派到了u區臨湖小區附近的一條街上。這裏今天要舉辦一屆佳肴節。
佳肴節是一個特殊的節日。
顧名思義,它是一個跟食物有關的節日。其次,它的日期並不固定,每當出現比較大的異人事件一段時間後,便會有人自發組織這樣的活動。目的或是為了紀念在事件裏死去的人們,或是為了給事件附近的街區帶來一些溫暖,用喜慶衝淡異人帶來的不祥。
食物、溫暖的主題,這樣的節日總會帶來許許多多的人。
這樣的節日對一名新人記者來說自然不能放過。陳香早早就和同事來到街上,搭建自己的攤位——燒烤攤——電視台的經費有限,額外的部分要自掏腰包。乘著節日賺點外快,她和同事們都沒有怨言。
托了記者身份的福,陳香租到的攤位地段還不錯,開業不過半個小時就已經賣出去不少燒烤,讓主管燒烤的攝影師兼司機同事笑得合不攏嘴。
陳香和另一名攝像兼化妝師兼拿工具小弟則趁著這段時間,一起在整條街上走了一個來回,拍下一些片段,然後就馬上趕回來準備燒烤的食材。
相比起異人出現,佳肴節不算新鮮新聞,到最後在電視台播出的時候也隻是會用上幾張圖片,稍微做下介紹就會跳過去,所以比起好好取材,陳香他們還是更想要提前把之後幾天的額外經費賺到手。
時間很快就到了中午,街上的人流量明顯多起來,吵吵嚷嚷的,十分熱鬧。
三個人都不是第一次參加佳肴節,麵對越來越多的客人也毫不膽怯,遊刃有餘。
燒烤的食材早已準備好,剩下的隻是燒烤和收錢的活計,用不上三個人,陳香幫了一會兒忙,就和同事們說了幾句,掀開攤位的簾子,到後麵去了。
攤位後麵兩邊空無一人,相比前麵少了很多吵雜。這裏一般是攤主放一些雜物的地方。
陳香三人的攤位後麵地上就放著一架舊的燒烤架,下麵還有燒紅的一些碎碳。
陳香是個很美麗的女人,今年二十六歲,留著一頭剛剛遮住耳朵的短發,整個人看起來充滿精神。她做過許許多多的工作,從餐廳服務員到出租車司機到護士到律師,她都做過,而且每份工作都做得不錯。唯獨一件事,不管她怎麼努力都沒有多大進展——烹飪。
似乎有一種奇怪的力量一直在阻止她。不管她怎麼樣遵循菜譜做菜,做出來的東西都和本該出現的味道天差地別。
所以,除了工作之外,她隻要一有時間,就會嚐試任何方式去做飯做菜,以期望自己的廚藝有一點點改善——燒烤自然也算在內。
按照同事們教的,先用小刀在火腿腸上切開幾道口子,塗上燒烤醬料,然後抓著竹簽在烤架上慢慢翻滾。烤架是放在地上的,陳香隻能蹲著,雙手從小腿旁邊繞過抓著竹簽,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著火腿腸。
三分鍾後,火腿腸焦了。外麵焦了一片,看起來還能吃,但是賣相不好。
這三分鍾裏,她的眼睛沒有離開過一秒鍾,但是火腿腸還是焦了,怎麼焦的,她也不知道。
陳香沒有意外,冷靜地把火腿腸放到後麵的小盤上,回身放了一條魷魚,繼續烤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一隻手從旁邊伸了過來,抓住火腿腸的竹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