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都能讓我們受益匪淺。隻要我們努力去挖掘這座寶庫,就能使自己的經驗和閱曆更加豐富,進而在為人處事方麵更加穩重。我們要想了解真實生活的含義,也需要從他人身上去體會。然而在現實中,除了睿智之人,很少有人會有主動從別人身上學習的意識。人們大多都屈從於自己的習慣,覺察不到別人的優點,即使發現了別人的優點也怠於學習。
人不能離群索居
人天生是一種群居動物,人的價值隻有在社會中才能體現出來,離群索居會使我們幾乎失去自身一半的力量。人通過交流而慢慢展示出自己優良的品質。我們可以通過言行來影響、改變周圍人的生活,這正是人類的偉大之處。我們無論是生存還是生活都離不開群體的支撐。我們的生活之所以能夠充實豐盛、多姿多彩,正是得益於人與社會之間的緊密相連。
人脫離群體,就如同將光鮮亮麗的葡萄從藤上摘下,會漸漸枯萎。生命離開了自身力量的源泉後會失去活力,從而喪失價值。人隻有在群體中才能體現出自身的價值,正如葡萄的價值得益於不斷為它提供生命力的葡萄藤,我們應該不斷從大地中汲取養分,深深地紮根其中。
社會如同一顆葡萄藤,每個人都是上麵的一顆葡萄。我們存在的價值一旦離開社會就會失去,脫離群體後我們將逐漸枯萎。我們體內的凝聚力隻有當我們身處群體中時才能發揮出來,並且這種力量並不是單個力量的簡單相加。著名作家吉普林曾說:“狼隻有在狼群中才具有力量。”人也是如此,隻有在群體中才能發揮出自己的力量,一旦脫離群體,我們的力量會大大降低。這就像是鑽石中的原子或分子,單個的原子或分子是一文不值的,但當它們組合成鑽石後卻擁有珍貴的價值。可以說如果沒有其他人,我們也就沒有什麼存在價值了,個人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會賦予的。
我們隻有通過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才能獲取成長所需的各種精神養分,我們在精神上和物質上都屬於雜食動物。如果把孩子限製在狹窄的生活圈子中,他們的能力會逐漸退化直至成為生活上的低能兒。同樣的,我們的個人能力在脫離了同伴後也會下降。
人單個的力量會隨著與社會交往的深入而增長。我們與他人進行越深層次的思想及道德交流,我們所獲得的力量也就越大。而不與他人交往的人則會變得孱弱不堪。
許多宗教人士以冥想的方式修行,渴望以此抵達思想與道德的最高境界。他們如苦行僧般,在封閉的修道院或隱居之所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希望以此方式成功修行,然而事實證明他們不可能成功,因為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荒謬行為。
我們通過與他人的交往,可以在彼此的大腦、心靈之間產生極強的相互感應。這種感應能對我們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從而支撐或摧垮我們的精神防禦,所以我們不能因為這種力量的大小未知而輕視它。與人交流的過程會為我們日漸幹枯的胸膛帶來新鮮而富有活力的血液。我們的才華與力量都會在這一心靈的加油站關閉後變得枯萎。其實我們通過感官獲取的知識很少,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一股神秘力量的話,它能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這種神秘力量依靠心靈汲取他處的養分為生,它是生命的禁區,不被人類所掌控。這種汲取養分的過程是複雜的,不能一語概括。就如同我們並不是因為聽覺而對聽到的好歌心生感動,也不是因為視覺而對看到的美景歡喜不已。這種震撼來自心靈的感悟,它的力量遠遠超出聽覺和視覺的總和。而這種對我們產生深刻影響的力量隱藏在那些美麗事物的背後,例如藝術家性格的巨大感染力。而我們心靈深處的力量,正是被藝術家們性格中的這些積極成分所喚起的。
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結交具有優良品質之人比賺錢更重要,因為這樣做可以顯著提升我們的能力,開發出我們自身的優良品質。但也有些人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好運,對於這種人我們應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這種人都氣量狹小,最愛沒事找事,不是在你身上挑毛病,就是對你惡語中傷。他們隻會阻礙我們的成功,是不可信的。他們的心靈處在光明無法照入的陰暗潮濕的角落。他們被自我意識遮住了視線,覺得他人身上沒有可學之處。他們的心靈被嫉妒占據,以致無法忍受他人的進步,這會讓他們心如刀割。他們會惡意中傷行善者及受到稱讚之人。他們為了貶低他人的成就,同時掩蓋自己的無能,總是以假設的口吻來說話。
對於這種行為,胸襟寬廣、心智健全的人十分鄙視。他們會嚐試挖掘、開發他人的優點,認為每個人都是容貌鮮活、道德高尚的天使。而那些氣量狹小、總愛惡語中傷別人的人,他們眼中的世界毫無美感,隻看得到他人的醜陋之處。他們的生活態度消極,單純、美好、偉大和善良在他們狹窄的眼中根本沒有容身之處。他們熱衷於破壞,這似乎是他們的天性,但他們卻沒有修複那些被破壞事物的能力。
那些毫無顧忌地詆毀他人之人是堅決不能做朋友的,任何情況下都是如此。這種人會帶給你不好的影響,除非你有把握幫他改掉這些惡習,否則不要去接近他們。議論他人的缺點隻會遭人鄙視,我們應謹防迷失在這一陷阱中。這樣對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找機會這樣對他。真正的友誼是在互幫互助的基礎上建立的,而這種人總是相互攻擊、指責,他們不可能擁有友誼,隻會使雙方變得敵對。那些清楚友誼的真正價值的人對世界始終充滿仁愛、包容之心,他們從不故意刁難人。他們待人發自心底地真誠,這一點每個與之接觸過的人都能感受到。
各種力相互的合成與碰撞造就了世界,這種非自發的相互作用存在於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這些相互作用是利是弊,由每個人的性格決定。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而不是缺點,這是人的一個明顯的優點。這一優點使得我們團結一心、互助互愛,然後才有能力同早期惡劣的環境相抗爭。大自然優勝劣汰的機製會將那些自私、腐朽的人淘汰,而將博大、可愛的人留下。我們能活到現在自有其道理存在,所以完全不用擔心自己不夠有愛心。我們要始終懷著一顆寬廣仁厚、博大友愛之心,要想不斷進步,就必須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我們在生活中評價周圍之人的時候,總會下意識地以自己的價值觀為標準,這會使我們的觀點過於片麵甚至偏激。我們隻要多與各種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不斷拓寬我們的心胸,就可以避免這一問題。我們應該以一個人是否優秀而不是我們的喜好來評判他。每個人身上都是優點與缺點並存的,正直、偉大同時又是卑微、鄙陋的。如果隻看到他人的缺點的話,我們會因此不喜歡他們,自然也不會想幫他們改掉缺點。放任自己這樣去做,我們會變得越來越渺小,而這種觀點也會在我們腦海裏不斷被強化。相反的,如果我們能常常觀察他人的優點並努力學習的話,我們自身的品質會變得更好,而那些卑鄙、陰暗的想法最終也將根除。
朋友是必不可少的
朋友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愛默生曾如是評價友誼:“一百個狐朋狗友也抵不上一個真正的朋友。”這句話非常經典。要想取得成功,單靠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做到的,借助朋友的力量會容易很多。朋友在生活中給予我們力量,並且這種力量僅次於我們自身所擁有的,他們極大程度地促進了我們的成功。朋友是在你前進的道路上幫扶、指引你的人,每個年輕人都應該學習與人交往之道,廣泛地結交朋友。
友誼是我們無價的財富,任何情況下都不可做出賣友求榮之事。為了我們的友誼能夠地久天長,即使現在遭人誤解又如何?隻有對朋友始終懷有一顆真誠的心,才能順利化解彼此間的矛盾與分歧。朋友是一筆隱形的財富,對我們來說當然是越多越好,所以我們應努力使這筆財富不斷增多,避免因失去朋友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我們能否快樂地生活,能否取得事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是否擁有大量且高質的友誼。
無論何時都能收獲真誠友誼的人,他們是很有潛力獲得成功的。因為朋友可以幫助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並最終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朋友對於剛走上社會的年輕人尤其重要。無論是工作還是事業,朋友都能給他們提供很多幫助。擁有真摯友情的人,即是置身於自己的天堂中了。因為這些真誠交心的朋友,會溫柔地鼓勵處於迷茫、慌亂中的你,使你勇敢地重新站起來;會在你生意失敗、負債累累時陪在你身邊,給予你慰藉及支持。我們的生活會因為朋友的存在而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從朋友那裏獲得慰藉,變得快樂而又高尚。
有些人的朋友數量一直在不斷減少,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他們既不主動結識新朋友,也不常與老朋友相聚。
生活中有很多把事業排在友誼之前的人,他們完全沒有認識到友誼的重要性,對待他人的態度總是十分冷漠。有一個人在正忙於工作時,他的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同學興衝衝去找他,然後被他以三言兩語就打發走了,態度極為敷衍。這種為了工作不惜傷害珍貴友誼的人,他們即使賺到錢了也得不償失。
一個人的成功與他會不會交朋友有很大的關係,想在沒有朋友的情況下取得成功是很困難的。那些擁有出眾的頭腦及才能的人固然有能力大獲成功,但如果他們是沒有朋友的孤家寡人的話,將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成功。
當我們遭遇突發意外時,如果身邊一個朋友都沒有的話,境況會十分淒涼。很多人都有一種不好的生活習慣,那就是喜歡獨處,排斥同他人打交道。有些人長期對朋友不聞不問,即使朋友來看望他們,他們也是敷衍了事。像這種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人,最終將失去朋友。然後等遇到緊急狀況的時候,他們就會後悔莫及,因為這時再也沒有朋友願意幫他們了。
想要僅憑一己之力立足於競爭激烈的社會並取得成功,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借助朋友的支持與理解。美國一位知名作家曾說過:“友誼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相互信任的網絡,正是這一信用網絡維係著人類社會的正常運轉。”這句話的正確性可以從那些成功人士身上得到印證,成功的商人全都擁有真正的友誼。
即使是擁有遠大抱負之人,也會因為奮鬥環境的艱苦而感到疲憊。但朋友對他們的殷切期望會令他們忘掉疲憊,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勇敢、聰慧地重新投入到奮鬥中去。
隻有那些不向命運低頭之人才能最終取得成功。許多人會在困境中選擇放棄,如果他們能想想牧師臨別時對自己的殷切寄托,能想想年邁的母親對自己飽含熱淚的期盼,能想想朋友們對自己能力的信任及鼓勵,又怎會還有這種想法呢?他的勇氣和信念都會在想到這些時被喚起,從而勇往直前地向成功邁進。
很多人愚蠢地認為那些鼓勵的話語毫無用處,不會促進自己的發展。但其實很多人正是由於缺乏朋友的支持及鼓勵,導致自己空有出色的才能及善良的天性,卻無法在奮鬥中取得成功。
人在缺乏鼓勵的環境下生活,會漸漸喪失進取心。許多年輕人其實隻要勇敢去闖,是完全有能力取得成功的,但他們的自信和勇氣卻在父母及老師的打擊下完全喪失,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絕望。其實他們完全可以避免失敗的結局,並取得輝煌的成就,隻要有真正的朋友經常給他鼓勵及信任,多關心他、愛護他。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能力取得成功的,但是我們要想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能力並取得成功,必須先擁有他人的信任才行。對於朋友,我們給予他的最好的幫助,往往不是物質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我們應毫不吝嗇地給予朋友真誠的信任及鼓勵,告訴他你堅信他必將取得非凡成就,這些由衷的讚美往往對他們取得成功更有幫助。
“他唯一擁有的就是一群朋友。”有一位來自伊利諾斯州的年輕律師曾如是評價林肯。這份友誼就是林肯最寶貴的財富,它比錢財更珍貴。俗話說得好,眾人拾柴火焰高。林肯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是得益於這些朋友的大力支持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