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倪匡老師的一句話

年已而立,不文不武,不知算什麼。

時已無多,無欲無求,無非是這樣。

年已三十,人已開始回憶些東西。

此小說,謹懷念逝去的親情,愛情,友情以及青春

小說中地點為真實地點,因劇情需要,發生的事件時間上可能會有一些出入,畢竟小說還是以好看為主。

港溝村,一個不知多少代堅守的小村,在周圍鋼筋水泥的擠壓下逝去。

不久以後,這裏會是一片新的繁榮景像,卻不會再有濃濃的鄉親之暖。

借此小說,寫寫心中的港溝,寫寫港溝這片沒有被人探索的傳說故事。

退伍回家的第一天,李殤剛剛踏進村裏,就聽到了不好的消息。

自己的太奶奶,已近百歲的老太太,病重!

李殤到了老太太住的老宅子,發現家裏的所有人都聚在那裏,在那一間平時不見人來的小屋裏,人顯得是那麼的擁擠。想想已近十年,太太奶在自己不到十歲的時候,就行動不便的躺在了那一張小小的單人床上,每到中午和晚上,由兩個兒媳婦送來一頓飯,其它的時間都躺在這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內。日子長了,一進門便能聞到一股酸臭味。而今天,晚輩們再也不嫌臭也不嫌麻煩,都擠到了這裏,讓李殤的鼻子禁不住的一酸。

小時候太奶奶對李殤很是照顧,卻沒想到自從當兵,五年的時間都不曾再見到過她,而現在,她已經沒有生氣的躺在這裏,嘴裏偶而有細微的哼哼聲,已經不見有什麼反應。

李殤來的時候,醫生已經在收拾東西了,隻留下一句:老人過不了今天了,看看老人還能不能說幾句話。

眾人去送醫生的時候,李殤終於擠到了床前,他很想握一下太奶奶的手,卻又生怕那枯骨似的手指禁不起自己輕微的撫摸。

正在眾人歎息的時候,太奶奶突然睜開了眼,咳了幾聲,眾人聽了連忙圍了過來,大家都知道,太奶奶這是回光反照了,這也就預示著,生命馬上就走到了盡頭。

“天津……天津……灣!”太奶奶努力的直立起身子,卻根本做不到了,隻是劇烈的咳了幾聲,聲音越來越低:“天……津……灣,天……津”

慢慢的,眾人看到太奶奶沒了生息,立時嚎嚎大哭了起來,隻是人們都沒有理解,這三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李殤渾渾惡惡的過了這出殯的三天,接下來家裏又亂成了一團,老太太死了,沒有留下什麼家產,卻留下了一座老宅子,這老宅子的歸屬問題,將眾人的貪婪的本性暴露了出來。

不過對於這些,李殤真的一點心情也沒有,他隻是在想太奶奶的遺言,天津灣這三個字,有什麼意義,是什麼東西讓太奶奶一直念念不忘,在最後的時刻還在念叨。

不管客廳裏家人的吵鬧,李殤獨自去了太奶奶躺了十年的小屋,床和被褥早被他們扔掉了,隻有幾個破木箱子堆在角落,李殤打開翻了翻,除了幾件舊衣物,隻有一張太奶奶和太爺爺的結婚證明。太奶奶那個時代,結婚證還沒有出現,隻有一張寫著兩人生辰八字的紙,上麵的結婚日期是民國十四年。再翻開另一個箱子,裏麵卻是翻出了不少壓得變了形的本子,有賬本,日記本,還有幾本粘在一起翻不開的書,裏麵的字跡因為時間太久,已經認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