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時我曾和當時還隻是女友的林儷去過一趟黃山,其間我在杭州的一家儀表廠當工人。從黃山回來後為了向廠裏補假,隻好裝病去醫務室開病假條。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出去旅遊過。我倆結婚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年青時想著反正時間長著呢,以後有的是出去玩的機會,就這樣一直等到了退休,我倆再也沒有出去旅遊過。
剛退休的那幾年,我還沒有想過要出去旅遊這樣的奢侈事。當時拿出了自己辛苦工作了一輩子的積蓄,去接下了一個企業,想趁著自己身體還行,發揮餘熱,自己當老板搞它一個像模像樣的企業。想自己搞企業曾經也是我這輩子想做的幾件事中的一件,但事實往往是與美好的願望背道而馳的。最後的結果是:我不但“輸光”自己積蓄了一輩子的錢,還像生了一場大病似的,將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一年以後,我終於從身心俱疲的狀態中恢複了過來,這時我才想要出去旅遊。這些年周圍的親友出去旅遊的人漸漸多了,林儷看到人家退休後去了祖國各處旅遊,常帶著羨慕的口吻向我提起,這更觸動了我想去旅遊的心思。
於是我就提前作起了外出旅遊的準備,我首先想去的地方當然是古絲綢之路。因為無論是從風景名勝、文化內涵還是曆史價值來看,這一條旅遊線路都是我們當之無愧的首選了。
可是真的當我們將自己的這個打算告訴親友和家人時,幾乎不約而同地聽到了他們的反對聲音。因為這一條線路國內的一段是從西安至新疆的一些地方,而新疆去年的騷亂對社會的影響,那一帶又提前進入了冬天的寒冷氣候,一條線路上需經過這麼多城市所需耗費的時間不短,加之我倆自助遊的不安全因素等,都是他們提出反對意見的充足理由。
如此看來,這個世界上如果你決定想要去做一件什麼事情,有時還非得要有一股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不可,明知攔我道者都是出於好意,我也都一概否決掉他們,否則你就隻能聽憑別人擺布,想走也走不了啦。
本來我們打算在國慶長假後立即啟程出發的,因為林儷執意要去溫嶺參加一個“兵團四十周年的知青聚會”,而這個會要到重陽節這一天才召開,這樣我們就推遲了啟程的日期,決定乘十月二十日的飛機出發。為了能買到廉價的打折機票,我從網上訂了南京到烏魯木齊的航班。
我們之所以將這次重走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定為新疆,是因為考慮到那一帶的氣候情況。真如勸告我們取消這次旅行計劃的親友所說的那樣,新疆是不很適宜冬天去的。天氣越冷越糟糕,因此趁著十月份那兒天氣還不冷,幹脆就從新疆開始我們的古絲路之行吧。兩千多年前,當時的不少中外商旅者從中亞進入西域後,不就是從新疆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地走向大漢皇朝的京城長安的嗎?
我們的家在杭州,那就早一天乘火車去南京吧。南京城,我曾出差去過那裏,林儷反正也沒有去過,因此也順帶著讓她去見識一下南京這個城市吧。
出行之前,我在網上詳細地查了古絲綢之路的曆史演變。根據曆史記載:古代絲綢之路,起點就是當時的長安(今西安)。
各地的絲綢、瓷器和其他商品雲集在長安後,各國商人把一捆捆的生絲和一匹匹綢緞,用油漆麻布和皮革裹裝,然後浩浩蕩蕩地組成商隊,隨著悠悠的駝鈴聲,從長安西行過鹹陽,爬上陝甘高原,經隴西、臨洮、蘭州,越過烏鞘嶺,到達甘肅武威或張掖。稍作休整後,穿過河西走廊,來到當時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
此後就西出陽關,進入了新疆境內。再往後的旅程如走北道,就自安西、經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伊寧,然後到達中亞、西亞和俄羅斯等地區;或走南道,經樓蘭、塔裏木盆地、和田等地,經伊朗到達羅馬。
在了解古代絲綢之路的幾種不同路線後,我根據當今的交通出行情況和其他實際因素,設計了一條這次我們要走的絲路路線圖(如下圖中的紅線所示)。
我們要走的這段古代絲綢之路其沿線經過的城市有:
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敦煌——嘉峪關——張掖——蘭州——天水——西安。
走這條線路延伸出來的另兩座曆史古都,當然也是值得一去的。
西安——洛陽——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