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結語(1 / 3)

極度改造世界的“人類世”

有一句廣告語是“地球人都知道”,可以把它借用過來說明60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事件所引發的對人類社會的廣泛關注。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在地球上統治了2.5億年,而接替恐龍的人的存在大約隻有20萬年,還遠不能與恐龍相比。但恐龍不知道是什麼襲擊了它們,導致了地球氣溫降到了維持生存繁衍的溫度以下,因此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人類卻對地球做出了巨大改革,諸如工業化代之而來的是“溫室效應”這一威脅生態平衡的改變,製造出被稱之為“不尋常的地球係統”。如果地球溫度再攀升5~6℃,那麼類似恐龍的命運也可能在等著人類。為此,《科技日報》於2011年5月19日刊載了常麗君的文章,文章介紹了在英國地質學會召開的專題討論會上,來自世界各國各領域的科學家共同探討的一個問題。這就是,在千萬年後地球沉積岩的記錄裏,代表著人類主導地球的這段時期,是否會顯出完全不同的地質特征?智人時代能否也像恐龍繁榮的時代一樣,標記出侏羅紀和白堊紀?“人類世”能否作為一個正式名詞列入地質年代表。

一、我們正處於一個全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

“人類世”這一名詞由1995年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提出,他認為雖然“人類世”會跨越多久還未能最後確定,但在地球46億年的曆史上,人類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的形態學、化學和生物學,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一切。美國馬裏蘭大學地理與生態學教授厄利·艾利斯說:“我們不知道人類世將會發生什麼,可能會更好。但我們需要從不同角度全麵思考,來行使對這個行星的所有權。”

“人類世”這一概念提出10年來,已被各領域科學家廣泛接受,但也引發了激烈的爭論。一方麵,岩石專家懷疑,國際地層學委員會會不會認可人類現在與未來所留下的地質印記的價值;另一方麵,這一概念也迫使我們思考:人類外加於地球的影響會導致不期望的、無法控製的後果如何定義?人類應該為此做些什麼?而支持一方則提出了從地質分類考量的多方論據。

地質年代上突然變化的證據——人造物成為絕對主流。這表現在化石燃料的燃燒已經改變了大氣成分,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了80萬年以來,甚至是300萬年以來的最高點。由此導致全球變暖,又引起其他一係列全球性變化,如大規模的冰川融化、海洋酸化等。

生物領域生物圈的改變——物種大量滅絕。從地質學角度看,90%的生命形式僅一眨眼之間就消失了。在過去的5億年間已有5次這樣的滅絕,目前進入了第六次,物種滅絕的速度是以往幾次的100~1000倍。而在100萬年以來卻出現相同的物種同化事件等“非常明顯的考古記錄信號”。

外層地殼和岩石圈的改變——數以千計的水壩已經“完全改變了地球的陸地供水方式”。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教授詹姆斯·塞維斯基指出,經過兩個世紀的工業化采礦修壩、采伐森林和農業種植,我們正在雕塑著地球的表麵。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衡量指標——人類對地球環境的影響遠遠超過全新世的全部變化。離我們最近一個地質時期為全新世,始於地球從上一次冰期複蘇,距今約12000年前。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在260×10-6~285×10-6水平時,持續了近12000年,而現今達到了390×10-6,未來10年確信還會上升到更高水平。

關於確定“人類世”過程中的時間問題。一些學者認為,定在農業出現之時(大約8000年前)更合適。也有人傾向於19世紀中葉蒸汽機的出現,化石燃料開采和消費量成指數上升。即以始於20世紀50年代的工業化“大提速”聚集了溫室氣體濃度、臭氧消耗、大洪水、森林和物種損失等方麵的關鍵指標。科學家們認為,支撐絕大部分生命的、巨大而複雜的化學與生物相互作用的網絡嚴重失衡,用“人類世”這個詞來命名這些改變,將有助於將人們的思考集中到未來所要麵對的挑戰上。

二、人類正進入日益危險的時期

影片《重返地球》於2013年6月在全球公演。預告片一開始便為我們展現了驚心動魄的墜機過程——地球發生毀滅巨變,人類被迫逃離移居他星的1000年後,因為一次墜機意外讓賽弗·瑞奇將軍與兒子契丹·瑞奇迫降於早已荒廢並麵目全非的地球。在將軍身受重傷的情況下,契丹·瑞奇必須踏入完全陌生的險境發出求援信號。而麵對地球上早已進化的各種可怕生物的嚴重威脅,父子必須學習攜手合作,在危險的地球上尋找回家的路。“你知道這裏是哪嗎?這裏是地球。”“這個星球上的每個東西都進化得能夠殺死人類。”兩位男主角的畫外音道出了地球的淒涼和恐懼。他們能否重返家園?是否能在地球重新紮下根來?謎底並未揭曉。

被迫撤離地球而又“重返地球”,是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來聽聽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的說法。他在新影集《跟著霍金探索美麗新世界》一劇首播前接受訪問時稱,人類的遺傳密碼帶有自私與侵略的本能,世界人口及人類使用地球有限資源的程度正在以指數方式增加,長期存活下來的唯一機會不是持續躲在地球度日,而是向太空發展。中國的一位小朋友江孟婷也在《1000年後移居外星球》的作文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按照科學家總結出適合生命生存的四大標準,在宇宙中隻有5個符合標準的星係。按照現在航天飛機的速度,到達其中最近的一個也需要若幹萬年。即使我們到達了適合生存的星球,又如何解決飲食、生命等一係列的問題呢?霍金對人類消耗有限的自然資源的方式憂心忡忡,小朋友在為60億地球人移居外星的飲食問題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