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韶山紀行(2 / 2)

參觀結束了。隻見“故居”前後,池塘邊,山腳下,到處都是拍照的人群,幾百架相機忙個不停。是啊!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有誰不想留下幾張照片,作為終生難忘的紀念呢!假如這些照片能收集在一起,待他老人家百年誕辰之際,完全可以辦一個很有意義的專題影展了。

遊“西方山洞”

汽車從毛主席故居西去,沿韶河逆流而上,依山傍水,蜿蜒西行五公裏左右,就到了“西方山洞”。下車後步行,進入了一條狹長山穀。順山道緩步而上,在右邊凸露的高高山岩上,鐫刻著毛澤東草書的朱紅白底——“滴水洞”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這就進入了帶幾分傳奇色彩的“西方山洞”。1966年6月18日至28日,毛主席南下視察到韶山,在這裏住了11天。然後於7月8日在武漢寫信說:“自從6月15日離開武林以後,在西方的一個山洞裏住了十幾天,6月28日來到白雲黃鶴的地方,已有十天了……”後來人們便把滴水洞稱為“西方山洞”。“西方山洞”曾一度十分神秘,1986年始向遊人開放。複前行,隻見岩壁的中下部,依山勢有石刻不少,大都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學者名流的題詞,如朱德、董必武、葉劍英、陳毅、吳玉璋、郭沫若、王任重、周世釗等等。行色匆匆,不及抄錄,僅記得王光美1983年的題詞是:“深切緬懷毛主席”、毛岸青的題詞是:“我酷愛韶山”等。山穀中野生珍貴林木多達30餘種,其中就有鐵樹、銀杏,還有許多野生花卉,也均很名貴。每到秋天,各種野果相繼成熟。小毛栗、大板栗、獼猴桃等等,隨手可摘。講解員告訴我們:“毛澤東當年就經常與小夥伴們在此放牛。小夥伴們邊聽毛澤東講《三國演義》邊吃野果子,毛澤東自封‘牛司令’。1903年毛澤東10歲時,因抗議塾師無理責打學生,而罷課來此穀三天,靠野果充饑。進入別墅後,講解員除了概要介紹了滴水洞別墅建設由來和總體布局外,較為詳盡地解說了毛澤東同誌在這裏住了11天的飲食起居、茶餘飯後的一些生活細節,使人們得以窺見他那永遠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色;幽默風趣的談吐;平易近人的態度以及臨行前對故土的眷戀深情等鮮為人知的佳話。在這一地區到處都流傳著毛主席穿帶補丁的襯衣;吃了有小蟲的炒鮮菌,還堅持不讓廚師換菜;有一雙已無法修補的拖鞋;工作人員要去參觀紀念館,毛主席說“我不去,我知道我在那裏站崗,你們去囉,我還要坐一下子噠”等許許多多的故事。講到動情處,講解員小姐的眼睛濕潤了,聲音哽咽了,而我則早已是淚流滿麵了。……

在返回長沙途中,盡管汽車在輕輕地顛簸,催人入睡,可我卻思潮起伏,撫今追昔,感慨萬千。特調寄《滿江紅》一首,直抒胸臆,永誌此行。

久慕韶山,喜今日,終遂夙願。

舉目望,虞舜行宮,淚竹斑斑。

山不在高有仙境,水不在深古井泉。

峰橫玉枕風雲際會,是人間。

彪青史,紅旗卷。蓋環宇,萬古傳。

四化飛捷報,當作紙錢。

雄文寶卷仍在手,音容笑貌鏤心田。

真偉大,毛澤東思想,鎮江山。

《撫順日報》1992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