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錢重情重
話說李溥發現自己看上了米月華。這老女人發第二春,那勁頭比第一次鬧春的時候還要猛烈。技術已經不能吸引李溥的全部注意力了。江口市與寧城幾千公裏的距離也不是問題。甚至人言可畏都不能阻擋春天的腳步。但這事的成功機率實在不怎麼高。因為愛情的男主人公——米月華,人家對李溥沒感覺,也不想再嫁。
米家的男人各有各的事業。米青說了,會給男人的事業算分紅。盡管這些事業的所有權都掛在米青這個女人的名下。但米青不貪財。相比金錢,她更珍惜自家人的感情。舍點財,讓家裏的男人知道他們的付出有人認可;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那種吃不不還的賴皮;同時也讓他們有合理的收入,對於米青來說這是即可以籠絡人心的事,又是做人做事必需要有的公正之心。
金錢能讓人成功,卻不見得能讓人幸福。米青活了兩輩子,她的終極目標一直是幸福。在她看來。有錢那是事業的成功,幸福才是人生的成功。
網店的盈利米青向來是按四六分成的比例分給月華爹爹的。包括安叔在衣片廠也是平日有工資、年終有分紅。米家男人都有小金庫。他們在米家也受到尊重,這樣的日子也難怪月華爹爹不想再婚。
米青是個家人至上的女人。月華爹爹不想嫁,米青就把李溥擋在了家門外。沒想到這時候卻殺出來一個意外人物,將棋局引入了混亂。這個人就是李溥的女兒。我們在這兒暫且稱這個人為小李同學。
按說小李同學也算是月華爹爹照顧長大的。但這位同學卻是個白眼狼式的人物。她看到母親要找一個老鰥夫來當後爹,就別扭上了。規矩體統麵子門戶的理由一大把,就是不同意母親的第二春。這本來也也米家無關。但那個小李同學年輕氣盛,爭不過母親就把鬥爭的矛頭對準了月華爹爹。在私人博客裏發了篇文章詆毀米家男人,當然主要是米月華。說米月華不守夫道,米家的男人不安於室一類的。
這篇文章被關注米家的人和反對男權的人拿來當棍子攻擊米青和米爹爹的男權言論。攻擊也就罷了,偏偏有人到月華爹爹購物網站來搗亂。淫言穢搞語搞的月華爹爹都不敢做生意了。這下子惹火了米青。
中年的米青在財力人力的支持下有了霸氣。她一紙訴狀把李家母女告上了法庭。在無數知名律師與媒體的共同作用下,米家勝了。李家付出大筆金錢賠償米家的名譽損失。
可讓米青沒想到的是,李溥在法庭上沒有袒護自己的女兒。她實事求是的講述了米月華在江口市那幾年的守禮行為。還有米家男人如何才華出眾。包括米月華拒絕了她的求婚,而她還在努力爭取佳人一顧的事情。
米家人早就知道月華爹爹的守禮堪稱典範。連他給李溥做飯菜、洗衣服都是由小李同學或是李家的男仆轉交。人證物證一大把。月華爹爹沒要一分錢給李家幫忙家務,不是有私情,而是好心。月華爹爹把李家的女兒帶大,也不是為了入主李家,而是善良的不忍心看小女孩沒飯吃、沒人管。小李同學的行為不但沒的讓米家人指責月華爹爹,反而是認識的人都指著小李罵她沒良心。
再接下去,八卦者口耳相傳的事實真相就變成了小李同學為了家財阻止母親尋找幸福。這兒的道德規範是女人可以不報答男人的生養之恩,卻不能不報答母親。母親還活著就跟娘搶錢,還想控製娘的後半後,這是很不好的行為。於是小李同學成了眾矢之的。
這些是米青背地裏操作的。拿一個男人的名譽來打官司不論結果如何,對男人的名聲都是有損的。所以米青一開始就是以米家的名譽來打官司的。唯恐牽涉到月華爹爹,讓人對他說三道四。可現在這樣的結果,月華爹爹的名聲不但沒有損傷,反而成了楷模。這當然離不了李溥的正直。
自己算計人家的財產與孩子,人家還這麼實在的幫了自己。這讓米青有點心虛。心虛的米青自然不好意思再阻擋李溥來找自家爹爹。半年後,李溥把江口的公司留給了女兒。自己以入贅的名義娶了米月華。
之所以要李溥入贅,是米青擔心小李同學心懷不滿,萬一李溥有個意外的話月華爹爹跟著小李同學過日子會遭殃。
月華爹爹呢,本來是不想嫁的。他對女尊的所謂道德有種強迫症似的認可。但他架不住李溥的熱情,也架不住家人的勸解。米青說李溥為人不錯。米爹爹說男人不應該因為貞節而放棄幸福,米曉輝說他就算嫁了人,也是米青和他的的爹爹,米青的兩個小女兒保證說將來不會像忘恩負義的小李同學那樣為了錢不要爺爺。連安叔都說如果以後安家在寧城,嫁人也沒什麼不好……一大堆的保證,讓月華爹爹鼓足勇氣再次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