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劈柴讀書的少年(1 / 2)

廣闊的雲州之上,布滿了茂密的林,此時正值春季,樹木鍍上了一層嫩綠色,還沒有卸去冬季幹枯的林地上,滿是枯黃落葉,結成了一個個硬疙瘩。

從林中的深處,走出了一個有些低矮的身影,身影顯得極為瘦弱,幹枯的雙手,一手執著一柄斧頭,另一手拖著身後的一捆枯柴。

林中的人叫唐不滿,來自於李唐貧民窟的少年,一席淺灰色的道袍,穿在他的身上,怎麼看怎麼顯得不那麼合身,倒像是不知從什麼地方撿來的一樣。

刺眼的陽光,透過茂密的樹木縫隙,射在了他並不英俊的臉龐上,唐不滿抬頭看了一眼天色,心底裏透露出了一股疲憊感。隻是,他的眼神有些不一般,就好像一隻受傷的孤狼,眼底的深處,有著一股嗜血的冷。

唐不滿在林中走了許久,大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之際,他的眼前突然開闊了起來。

一座高聳入雲的大山,直直的屹立在了平坦的地麵上,抬頭望去,那山似乎是戳破了天,白色的雲層竟隻能盤繞在半山腰,誰也不知道這座山究竟有多高。傳說,這座山是五州內第一個突破到元滅境的修煉者,雲中君,從南海挪移而來。此山便以雲中為名,喚為雲中山。

唐不滿並沒有停下腳步,盡管他已經滿身疲憊,但他的腳下仍舊那般有力,拖著枯柴的那隻手仍舊極為的沉穩。

多少年前,那個瘦弱的差點死在貧民窟的少年,如今身體早已不再羸弱。

山下漸漸的有了人,都是一些穿著華麗道袍的少年,他們的道袍與唐不滿的不一樣,這裏是雲中山,山下自然就是雲道院,出現這些少年,並不會讓人感覺到奇怪。

唐不滿自然也不會奇怪,從李子書院離開,到如今已經過去了三年有餘,他如今十七歲,到了雲道院也三年了。

每日清晨出院,日落而歸,這是他來到雲道院之後的生活,也是他能夠在雲道院待下去的條件,這是院長對他的考驗。

那些擦肩而過的少年,並沒有多看唐不滿一眼,他們不屑於去關注一個隻會砍柴的少年。

唐不滿沒有在這些少年身前低頭,仍舊挺直的腰杆,腳步穩健,隻是拖著枯柴的手,明顯更用力了一些。

直到唐不滿漸漸的走遠,落在人群最後方的一個少年,才好奇的扭頭看了一眼,少年約莫十二三歲的年紀,是這些人中最年幼的一個,或許是剛剛入院的緣故,他的臉上少了一分高傲,多了一分好奇:“林師兄,這位師兄是誰?為什麼我從來沒有見到過?”

“子玉,有些人不需要去好奇,一個砍柴的人,注定不會與你發生任何的交集。”走在前方的一個少年淡淡的說道,他也是這些少年之中,最高傲的一個。

“知道了,林師兄。”那個叫子玉的少年急忙點了點頭,他臉上的好奇,也急忙收斂了起來。

唐不滿走進了雲道院,說是雲道院,其實也就是山腳下的一個大一點的普通道院。但從這裏走出去的一些人,並不會如在山中這般沉寂,他們在世間闖出的赫赫威名,讓世間的人知曉了這間道院,雲道院就有了不一般的名氣。

說雲道院普通,並不為過,尚還幹枯的藤條纏繞在破舊的大門上,甚至連道院匾額上的“雲道院”三個字都已經有大半字跡模糊不清,一種歲月的滄桑厚重感撲麵而來。

雲道院出現在世人的眼前,也不過短短的數百年時間,但卻被尊稱為了第一道院。可見從這裏走出去的人,也確實不一般。

近些年來,從東方劍閣的閣主東方言,到浪濤劍聖費忠海,冰流劍聖餘成等等,都是名震一方的大人物。

唐不滿會來到這裏,是因為很久以前,一個叫唐瘋子的人,也從這裏走了出去。

李唐因為唐瘋子,成為了當時林州五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因為威脅到了東趙第一帝國的緣由,最終還是被陷害死在亂軍之中。他的故事唐不滿從小耳濡目染,不隻是因為唐瘋子是李唐百姓口中的英雄,更因為那是他娘親口中的那個不負責任的老匹夫。

但,唐不滿的心中,對自己的父親沒有怨恨,隻有向往,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像那個叱吒戰場三十載的唐瘋子一樣,縱橫沙場,斬滅一切敵人。

所以,唐不滿在被李子書院開除的一瞬間,他就想到了這個地方,並且來到了這個地方。

道院中的人,漸漸的多了起來,多是二三為伴,唯獨唐不滿一個人,孤零零的拖著枯柴,持著斧頭,挺著腰杆走過。

那些少年好似不會看到他,他更不會看到那些少年,這是唐不滿的生活,他隻是雲道院中一個普通的砍柴郎。

很快,一間破落的茅草屋,孤零零的立在道院中的一個僻靜的角落裏,唐不滿仍舊很熟練的將枯柴壘在了屋外的平地上,不知道用了多久的時間去累積,平地上一半的空間,滿滿的都是枯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