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唐三彩最適合家庭陳設?

唐三彩造型精致,釉色斑斕,為古代藝術世界之珍品。三彩器出土品種之多,可以概括生活的方方麵麵。在這眾多的唐三彩中,哪種器物對現代收藏愛好者最有吸引力,最適合家庭陳設呢?這可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意見各異,這是和個人的愛好和欣賞習慣有關的,但是從唐三彩文物的整體來看,三彩馬俑無疑是絕大多數人的最愛。

三彩馬是唐代雕塑藝術品中最能反映時代精神的作品。博物館、藝術館、社會個人收藏家總是重金收購,作為藝術瑰寶收藏,而以製作假古董發財致富的人,自然也把仿三彩陶馬作為生財之道,生產出各種形象和規格的三彩馬。馬,這種動物形體結構本來就美,亦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宮廷生活的祝壽、慶典、遊獵,沙場征戰,商業運輸和日常生產生活等都離不開馬,在社會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受到曆代王侯將相乃至平民百姓的喜愛。從藝術發展進程看,到了唐代時,馬已成為主要藝術題材,並達到高峰,詩文畫塑都喜以馬為題材,一再表達對馬的禮讚。《新唐書》載:“馬者,國之武備,天去武備,國將危亡。”當時朝野上下對養馬都很重視。唐太宗時起,以出駿馬著名的西域地區就不斷地向宮廷獻良馬,例如骨利幹遣使獻良種馬百匹,唐太宗親自命名,並製定一套評馬的標準。他的陵墓就雕有駿馬形象。唐玄宗也特別喜歡馬,據說在其禦廄養馬多達43萬匹,養馬的官吏品級都相當高。由此種種原因,在唐代各種動物造型中,三彩馬塑造得最多,也最有神韻。唐朝工匠做馬時總是將其放在最高等級上來塑造,把馬的形象和精神升華為大唐盛世精神的體現。

三彩馬的造型體量上顯示出宏大的氣魄,體現著大唐王朝繁榮昌盛的景象,並可以看出唐人以豐肥為美的審美情趣。在形態上各有風采,不一而足,但它們都有著共同的特征,即頭小頸長,臀圓背厚,四肢粗壯,內在的神韻在完美的造型中得到十足的體現。唐朝人對外來馬非常喜愛,外來馬有作為宮廷禦用的,但更多的是用來改良馬種,即所謂“既雜胡種,馬乃益壯”。經雜交的馬更顯得膘肥體壯,骨肉健美,眼睛炯炯有神。因此,唐三彩各種形象的馬都氣宇軒昂,有個性,有情調,有姿態,以內在的勁而發外在的形,線條流暢,骨肉停勻,神完氣足,加上斑斕絢麗的彩釉,使馬的雕塑不同凡響。唐三彩馬的造型各異,有單匹馬俑,還有騎馬狩獵俑、騎馬武士俑、打馬球俑以及婦女騎馬俑等。無論哪種造型,均活潑可愛,形象逼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如果能有幸收藏一件精美的三彩馬放在家裏精美的博古架上,既可把玩亦可欣賞,真乃一大快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