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問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東西後,易少遊再次心無旁騖的將所有思緒全都用在了破譯這劍後劍意之上。
劍後所留下來的劍道意誌要比劍王的弱上一些,但是在易少遊看來,這位劍後,應該是一個比劍王更加有天賦的劍道天才。
劍後和劍王的關係易少遊暫且不談,單單是從這劍氣軌跡的相似程度上,易少遊簡直感覺好像是在看一個人的劍招一般。
然而如此雷同的劍意,卻因為一些細節上的差別,展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路數。
劍王的劍意給人一種大巧不工,渾然天成的霸氣之意。
而劍後的則是盡善盡美,將任何細節都做到了極致,繁複同時也給人一種無懈可擊的感覺。
相同的劍道,卻演變出了矛和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當真是讓人有一種異樣的違和感。
不過雖然這兩個人都是名動一時的絕代天驕,但是在道成之後,領悟天地法則方麵,卻可以看出,天賦更勝一籌的劍後,所領悟出來的時間法則要明顯更強一些。
而劍王所謂的不滅法則,看似好像是永恒,實則卻給易少遊一種拚命追逐某種東西,結果卻拿出來了一個為了超越而超越的四不像的法則來。
雖然劍王的不滅法則可以萬古長青的留下他的劍道意誌,但是比起劍後這一瞬間的震撼,卻明顯要遜色上不少。
或許,當初的劍王確實在為了超越劍後而窮極一切,但是易少遊也看得出來,即便是到了最後,他終究還是和劍後有著一絲絲的差距。
而且這差距在隨著武道境界的愈發增長,恐怕會越來越大。
極境的時候,劍王或許要比劍後更加強大。
但是到了尊境,他們頂多平起平坐。
而到了帝境之後,恐怕劍王就會生出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了。
至於聖境……
或許依照劍後的天賦還有那麼一絲晉升聖境的可能性,但是劍王,這輩子都不可能了。
即便是再多的奇遇放在劍王的麵前,巔峰大帝他此生的終點這件事情,是永遠都不可能改變的。
在看到這劍後所留下來的劍意後,易少遊不免生出了一種為劍王而感到惋惜的感覺。
然而這種惋惜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易少遊很快就發現,當初他單單去看劍王劍意的時候,並沒有思考出什麼來,但是此刻易少遊再領略了劍後的劍意後,恍然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沒錯,這兩種劍意竟然同途殊歸, 那麼自然是可以互相解析的。
以劍後的時間劍意去解析劍王大帝級別的不滅劍意,再以劍王大帝級別的不滅劍意,去揣測時間劍意的可行性。
這兩種劍意相互結合的話,就等於易少遊在同時觀摩兩位劍帝級別的高手的劍術心得一般,這簡直就是一個劍客最大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