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蒸汽大宋第三十四章情報網絡
高速文字小說閱讀網,請牢記讀客吧網址:dukeba.com|登錄|注冊|體驗更多快樂讀書功能
精製食鹽養活了一大批人,晏家村的鹽場吸引了一大批鹽民來做工。曬鹽是是一種繁重的體力勞動,鹽場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行業。而且,鹽場操作者也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經驗,在宋代采用曬鹽法生產食鹽的都是官營的大鹽場,有技術和經驗的老鹽工不可多得。不過程逆風掌握著現代的檢測手段,那些老鹽工的技術和經驗就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了。
何況晏家村鹽場人手充足。當初在晏家村俘虜的鹽民和從周圍各個小鹽場招募的鹽民加在一起就有幾千人,就人數而言比黑龍寨主基地的莊客人數少不了多少,還都是身強力壯的青壯勞動力。
而且晏家村鹽場還可以得到黑龍寨主基地在物資上源源不斷的支持,這讓程逆風在改造晏家村鹽場之初就采用了較高的標準,開山炸石修築水壩攔海,用粘土摻石灰做成三合土解決鹽田滲水問題。黑龍寨主基地有的是煤炭做燃料去精製食鹽。
精鹽不僅味道鮮鹹遠勝帶有嚴重苦味的粗鹽。而且顆粒均勻細膩潔白如雪和大宋時空居民原來食用的粗鹽相比在賣相上也好了許多。
按程逆風的說法,這樣的鹽才像是給人吃的東西。
雖然司天道為了防止外銷私鹽回流大宋,給精製食鹽定下了一個和大宋官鹽接近的高價位。這種高質量的精鹽還是暢銷北方蒙元統治區。始終保持這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
如果不是擔心外銷私鹽回流衝擊大宋經濟,光是靠了精鹽走私,黑龍寨就可以把蒙元統治區的鹽稅收入搞得顆粒無收。
向蒙元統治區走私食鹽還帶來了一個額外的收獲,黑龍寨多了一條獲取蒙元情報的途徑。通過私鹽販運這個渠道,蒙元統治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麵的情報和信息源源不斷地傳遞回黑龍寨。
雖然這些情報真假難辨,但是有情報,哪怕是不可靠的道聽途說也比像瞎子聾子一樣懵懂無知要好的多,穿越者們習慣了現代社會海量的信息轟炸的大腦到了大宋時空與世隔絕的窮鄉僻壤得不到信息的滋潤還真是無所適從茫然不知所措呢。
到現在為止黑龍寨的穿越者中還沒有人做出過任何融入古代社會的努力,接觸到的大宋時空就地域來說僅限於興寧盆地及其周邊的一小片區域,對大宋時空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了解也僅僅局限於現代時空獲取的資料和通過和大宋民工接觸所獲取的那一點點有限的信息。畢竟大宋民工們都是些生活在窮鄉僻壤的山溝裏的鄉下農民知識和見識都很有限。
這些曾經做過黑龍寨的俘虜的私鹽販子總是不能讓司天道放心。
對這些私鹽販子黑龍寨的除了切斷精鹽的供應來源以外幾乎沒有其他的控製手段。指望靠這一點點小小的利益和民族主義這些東西籠絡這些刁頑潑悍的私鹽販子是靠不住的。
沒有足夠的利益是不能吸引這些狡猾狠勇的私鹽販子長期與黑龍寨合作為黑龍寨服務的,眼下黑龍寨能夠提供給這些私鹽販子的也不過就是一個獲得精鹽的渠道罷了。
司天道打算建立一個能夠為黑龍寨切實掌握的對外情報網絡。
人員的招募是在黑龍寨的莊客中間進行的。各連的連長把在平日訓練中發現的機靈聰明的“可造之材”推薦給外事組。
外事組通過單獨的秘密談話,了解這些人性情、能力、家族家庭、思想狀況以後,選擇性情冷靜穩重文化程度高沒有家庭負擔家族背景簡單的年青莊客,吸收進外事組創辦的情報網絡,經過一次情報人員培訓班的培訓,通過外事組的測試和考驗,合格以後,被派送到大宋統治下的一些地區做密探工作。
情報人員培訓班的培訓內容和測試和考驗都是司天道和外事組的穿越者們根據自己在現代看到的影視作品和小說的情節安排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反正大宋的時代還沒有後世的情報戰信息戰這樣的說法,間諜和反間諜的手段原始落後等於沒有。大宋朝廷沒有保密意識,朝報邸報隨便看,民間言論自由小道消息滿天飛。司天道毫不擔心諜報人員的安全和情報的質量。
在以前的對外活動中,外事組收購了興寧縣城裏的一家商鋪,把新訓練的情報人員培訓班畢業的學員送進商鋪做學徒學習一些基本的經商本領,然後以各種名義派送到大宋的重要城市去。
每個情報員在上路的時候,都攜帶一部由在一家電子廠工作過的劉從暢製作的電報機。
劉從暢就是那個李正石剛到大宋時認識的那個行動笨拙的外號劉胖的外班軍迷同學。
劉從暢上學時學的是電子信息,畢業以後在江蘇的一家電子廠工作過幾年,是個業餘的無線電愛好者,曾經考過業餘電台二級的操作證書,DIY過簡單的無線電通訊器材。
這一次應外事組的要求劉從暢就製作了一批無線電發報機出來,材料和工具都是來自李正石在穿越以前收購的一家小電子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