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烽火戲諸侯(2 / 2)

烽火台上白天冒著濃煙,夜裏火光燭天,可就是沒有一個救兵到來。使得周幽王叫苦不迭。鎬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滿將領經常克扣糧餉,這時也都不願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強招架了一陣以後,一哄而散,犬戎兵馬蜂擁入城,周幽王帶著褒姒、伯服,倉皇從後門逃出,奔往驪山。途中,他再次命令點燃烽火。烽煙雖直透九霄,還是不見諸侯救兵前來。犬戎兵緊緊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紛紛逃散,隻剩下一百餘人逃進了驪宮。周幽王采納臣下的意見,命令放火焚燒前宮門,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則從後宮門逃走。逃不多遠,犬戎兵又追了上來,一陣亂殺,隻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他們早已被嚇得癱瘓在車中。犬戎兵見周幽王穿戴著天子的服飾,知道就是周天子,就當場將他砍死。又從褒姒手中搶過太子伯服,一刀將他殺死,隻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虜(一說被殺)。至此,西周宣告滅亡。

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幽王退走後,申侯、魯侯、許文公等共立原來的太子姬宜臼為天子,於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省南陽市北)即位,是為周平王。因鎬京已遭戰爭破壞,而周朝西邊大多土地都被犬戎所占,周平王恐鎬京難保,於公元前770年在秦護送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在鄭、晉輔助下立國。東遷後的周朝。史稱東周。

至今仍相傳的“千金買笑”的故事就是從這兒來的。後來,又有人寫了首詩諷刺“烽火戲諸侯”之事:

良夜頤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

可憐列國奔馳苦,止博褒妃笑一場!

後常用這個典故詠歎荒唐君主誤國,寄寓興亡的感慨。

這個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學界一直有爭議。曾經證實《尚書》係偽作的清華簡再度爆出史學猛料,“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其實隻是“小說家言”式的戲說。這甚至部分推翻了《史記》中的內容。

“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出自《史記-周本紀》,在原來的記載中,正宮王後的父親申伯聯合犬戎等少數民族入侵,但再無諸侯肯來勤王,並最終導致了西周的滅亡。而在此次出版的清華簡整理報告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故事”。沒有了“烽火戲諸侯”的橋段,導致西周滅亡的戰爭則變成了由於周幽王主動進攻正宮王後父親,之後對方聯合少數民族將其打敗。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劉國忠介紹,清華簡裏記載的情況,可以與編年體史書《竹書紀年》相互印證。該書據記載為西晉時期出土,相傳為戰國時魏國史官而作。隨後散佚,目前所見都是抄本、整理本。在清華簡發現之前,這是史上唯一沒有經曆秦始皇“焚書”而幸存下來的戰國古書。褒姒烽火戲諸侯一事,在這本古史裏也不存在。

此次清華簡的整理結果,證實了《竹書紀年》的記載,推翻了其後幾百年《史記》的“戲言”,可以說為西周滅亡原因爭論添上了重要的證據。劉教授認為,史學界就此可以得出結論:西周滅亡不是因為烽火戲諸侯,該故事甚至並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