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曾疑惑過,萬能的佛祖為什麼讓他守候在這裏?難道僅僅是因為我犯下的罪孽嗎?難道僅僅是讓我在這裏磨去往昔的魔心戾氣嗎?
不會的。
因為佛祖的靈智裏根本就沒有怨恨心沒有憤悶心,他不會怪罪我的,更不會遷怒於我的。
——即使我曾犯下過佛界最不能容忍的萬殺戒!
佛祖讓他到這裏來,一定有他的道理,他還知道佛祖讓他到這裏來,是對他的保護。
他的殺戮太重,佛祖以慈和仁愛拯救眾生,而他選擇的卻是以殺戮罪惡而救天下蒼生。
——殺盡天下惡人,方可救眾生。
這是他數千年前一直秉持的信念。
佛祖以佛理拯救天下人,當然包括惡人,可是他自從被佛祖點化皈依佛門後,卻依然沒有放下手中的刀。
渡化蒼生?是的,蒼生皆可渡化,可是惡人不除,天下良善之人又豈能安生?這天下間惡人太多,殺不盡惡人,如何可渡化良善之蒼生。
這是他從來沒有改變的信念。
——佛門中也有六根不淨的惡行。
這些人雖然練成了佛界金身,但他們六根不淨,功利之心未泯,一旦為惡,在人間或各界的惡行更甚。
他痛恨這樣的人,所以他殺這樣的人。
在他的刀下,多少惡人銷魂匿跡,形神俱散了,連他自己也數不清了。
直到有一日,在他用“生息渡厄刀”斬殺了西天淨天佛大恩天的大弟子無輪欲金剛後,被護短的淨天佛大恩天率領大恩天七十二佛、一百三十六菩薩、四百一十三金剛圍困金鵬穀,從而引發了震驚佛界的“大恩天之變”後,他就在佛界中消失了。
從此,沒有人知道他的去向。
更沒有人知道他竟然在這個越難寺中成為了該寺的方丈不知禪師。
不知禪師更清楚自己殺的都是什麼人,諸界中到處都有他的對頭。
值得他出手懲治的惡人哪一個不是諸界中響當當的角色。
——想殺他的人又何止是淨世佛大恩天一人?
但真正敢麵對他的“息心渡惡斬”的放眼天下諸界又有幾人?
在靈童降生的前夕,前殿的神像驟然放出耀眼的佛光,院中那棵數人合摟,盤筋錯節,枝葉繁茂的菩提樹頓時明淨如台,在靈光中開出一朵碗口大小的奇葩。
一時間,寺院中芬芳四溢,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然而,神像剛毅無比棱角分明的臉上突然漾起一絲痛苦的神情,眼中那一份淒苦悲涼之色久久不散,淒楚的嘴角在輕輕地嚅動著,終於兩行清淚順腮而下。
就在這時,菩提花七彩一現,在花蕊處結出一個紫紅的果子,果子迎風緩緩長大,一瞬間,竟然結成了一個拳頭大的奇異香果。
神像的表情充滿了不舍與不甘,胸前那麵斑駁不清的銅鏡在靈光的七彩環繞下熠熠生輝,異果發出的幽香味更濃,菩提花的九朵花瓣上已經射出燦然的佛光。
“啪”地一聲脆響,異果竟然裂開一條縫隙,裏麵異彩盈動,似乎裹住一個佛光湛然的小小童子。
銅鏡中似乎地發出一聲沉悶憂鬱無奈的歎息中,隨後七縷淡青色的影線從鏡中射出,飛向菩提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