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3 / 3)

……

天氣一天天轉暖,禾晏忙碌的時間也跟這變長的天兒一樣,每日出去的更早,回來的更晚,碌的時間越來越長。

幸好清玉還有些府中雜事可以打發,不至於那麼無聊,家裏家外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條。都說懷孕的女人容易疲乏,清玉卻精神得很,管家理賬什麼的都不耽誤。

這期間,詹家大老爺來拜訪了幾次,皆被清玉以各種理由拒絕了。後來詹家那邊識趣的安靜了,再沒鬧出什麼動靜。倒是在上月月末的時候,詹儀遞帖子來了一趟。瞧了瞧清玉的肚子,問候了幾句,屁股還沒坐熱,便告辭了。

清玉料知詹儀是受了老太太的催促奉命而來的,她本人必是不大想來。裏頭的關係不難推敲,詹儀的大兒媳正是孝王的女兒平樂郡主,她家跟孝王府關係自然近。而孝王又與三皇子交好,三皇子妃又是詹家的三女兒冰玉。裏外裏,詹儀和冰玉算是冤家聚首,湊成一夥的了。

如今的詹家二房跟孝王、三皇子走得很近。詹三爺詹祀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成了太子爺的幕下僚,依舊與禾晏十分要好。而詹家大爺瞻禮,相對而言穩重得多,不偏不倚,誰也沒有深交,蟾宮折桂之後,便在國子監兢兢業業的做四品的監司。

清玉琢磨詹家這三撥勢力,破覺得有意思。嫡長孫瞻禮擔負家業繼承,位置站得巧妙,到也在常理之中。不過有二房冒風險扯後腿,他們犯了事兒,詹家還是一樣還是一鍋端。

看來這情勢逼人,詹家老太太為求保住一脈,必要分家了。

果不其然,立夏這一日,詹家老太太正是宣布分家,除大房留守詹家的老宅子外,其餘的三房分別勻了銀錢,各立門戶。

詹二爺詹祺遲遲沒有子嗣,分了家,這繼承問題也在考慮之中。自從詹祺娶了繼室之後,繼室二奶奶張氏一心向佛,肚皮始終沒鼓起來。二太太葉氏焦急,後來也沒少為詹祺納通房小妾,皆無消息,還把詹祺逼得一日比一日消瘦,成了個沒精神的半死人。

二太太隻好死了心,等庶子詹祠成家立業後,過繼一個子嗣過來。奈何詹祠年歲還小,大婚尚且要等個四五年的。不過詹祠卻因此在二房的地位提高不少,各處待遇甚至高過了“無欲無求”後繼無望的詹祺。條件好了,詹祠書讀得也越來越好,將來大有中舉的可能性。

憑著女兒再怎麼嫁的好,如何的給她長臉,二太太葉氏也覺著沒什麼意思了。已沒有什麼事兒比她兒子無後更叫她痛苦的。

與死灰一樣的二房相比,詹家大房也未必好到哪兒去。

這剛入了夏,詹家大太太落下的病根總算稍有好轉。可偏偏大老爺腦子清明之後,莫名的開始陷入糾結自責之中。詹大老爺整日夢魘,總是夢見死去的宋姨娘。詹大老爺故此開始不停的念叨著愧對清玉,執著的往永安王府跑,想要親自致歉尋求心靈上的安定。偏清玉一再拒絕見他,令詹大老爺不斷地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恐懼之中,漸漸地,為人開始魔怔起來。

大太太尚且忍著無能瘋癲的丈夫也就罷了。今日,田莊那邊突然傳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大太太嚇得險些當場暈了過去。因心中帶著期望,保留著懷疑態度,這才挺了過來。大太太作勢就要親自去田莊瞧清事實真相。

片刻之後,大太太站在那片屬於她的一望無際的麥田之中,她目光恍惚的看著田莊管事拔下的一顆顆麥苗,翻白眼,立時暈死過去。

作者有話要說:一步一步踏入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