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鋪天蓋地的蒙古騎兵已經列隊完成,隨著第一天和第二天先後攻城失利,攻城被拖到了第三天,哈撒兒已經被撤銷了職務,烏圖被逼得無路可走,他要親自上陣了。
烏圖橫下一條心,剩下的一萬兩千大軍將全部投入戰鬥,將最後的八十架雲梯和三十座小型投石機全部投入戰鬥。
他殘酷的目光盯著已經搖搖欲墜的城門,他轉身向後營望去,一座身軀龐大的攻城槌已經出現在身後的軍營內,這將是他最後的絕殺。
攻城槌,又稱撞城錘,一個由繩子、木頭、金屬塊組成的簡易而笨重的武器。攻城槌比撞車體積要大,威力就更不可同日而語了。隻是攻城槌的製作要比撞車要複雜也難得多,整個普固部落也就隻有這一座攻城槌。
進攻!烏圖一揮戰刀,嘶聲大吼。
咚!咚!咚!咚!蒙古人的大鼓敲了起來,這是進攻的節奏,上萬大軍簇擁著八十架雲梯和三十部小型投石機向興城縣城潮水般地殺去,儼如一幅巨大的地毯,將整個原野都覆蓋了。
孫凱已經調整了部署,把其餘三麵城牆上的大夏士兵都縮減為一個中隊,其餘的都被調往西城牆。又經過一夜的調整,又從三麵城牆上各調來了兩架大型投石機和五具巨弩,一根根長長的臂杆輪番拋出,十數塊巨石砸向密如蟻群般的敵群,每一塊巨石砸下,就會出現一個缺口,雪霧彌漫,鮮血迸濺,哀嚎聲響徹原野;一根根兩米長的巨大弩矢向蒙古大軍犁去,在一道道血槽四周,殘肢遍地。但瞬間缺口和血槽就被合攏,又被進攻的敵群淹沒。
城外蒙古大軍攻勢如潮,輪番發射的巨石和弩矢仿佛海洋中濺起的一朵朵浪花,瞬間便被人潮淹沒了,儼如狂潮般的敵軍終於靠近了城牆。
戰鬥隨即進入了最殘酷的白刃戰階段,城上城下箭如密雨,不斷有人中箭倒下,一架架雲梯搭上了城牆,蒙古士兵瘋狂似虎,向上攀爬,他們一手舉著盾,一手用長矛和刀和大夏士兵激戰,頭頂上一塊塊巨石砸下,總有幾名蒙古士兵慘叫著摔下雲梯,但立刻又有人蜂擁而上。
大夏士兵從上而下射箭,弩箭犀利,直透裹著皮甲的木盾,雲梯上一個個的蒙古士兵被射中摔下雲梯。
城頭上,每一架雲梯前都有十幾名大夏士兵在和敵軍激戰。長矛衝刺,戰刀劈砍,廝殺血腥,雲梯前一名大夏士兵被砍中額頭,血湧如注,仰麵倒下,另一名大夏士兵揮動長槍衝上,長槍刺穿敵軍胸膛,將他挑下城去,重新頂住了缺口。
一名強壯的蒙古士兵用盾牌頂開大夏士兵,第一個跳上城頭,霎間,好幾支大夏軍的長槍從四麵刺來,長槍穿體,蒙古士兵慘叫著翻滾下去,但就是這名敵軍衝上城頭,使雲梯防禦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缺口,被壓製在雲梯上蒙古士兵抓住了機會,霎時間,十幾名凶狠的蒙古士兵衝上了城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