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八章 君之野望(六)(1 / 2)

白狼水由西向東,過柳城,至燕郡折而向南,從這裏開始,其下遊又被當地稱為大淩河。白狼水之南、大淩河之西,是為營州之南,這裏大部分地區都是低緩起伏的丘陵矮山,其中橫貫五股河與小淩河。在河水的灌溉滋養下,兩河河穀地區極易耕作,是一片片肥沃的土地。

在這個時代,這片土地的所有人丁都幾乎聚集在這裏,因為沒有官府的管理,他們自發形成一個個村落堡寨,在這片河穀地區生存繁衍。這裏的居民以漢人為主,是當年大唐安東都護府轄下治民的後裔,其後數十年間,不斷有奚人、契丹人、室韋人、靺鞨人因為各種原因來投,他們在融入漢人生活的同時,在接受農耕文明熏陶之餘,也帶來了遊牧和狩獵等各族習俗,這也使得當地百姓民風彪悍,驍勇善戰。

雖然營州南部大部分人丁都在這裏,但仍然顯得地廣人稀,尤其是河穀地區因為人煙稀少,並沒有很好的開墾出來,大片大片的沃土空置在那裏,沒有人去耕作。李誠中和馮道所關注的,就是這片河穀地區的土地和人丁。

程奢是白狼山下程家村的農戶子弟,如果按照後世的標準來區分,他的家庭成分應該算作富農。因為家境寬裕,程奢小時候跟著附近幾個村中唯一的老先生念過幾年私塾,算是發過蒙,識得不少字。後來契丹品部向南進犯,程奢便隨同村逃入了白狼山中。在馮道的提攜下,念過書的程奢擔當起了管理倉廩的重任,他在工作中表現優異,被馮道所器重,隨即跟隨在馮道身邊,一邊做事一邊繼續苦讀。

在具有實驗性質的第一次營州公務員考試中,程奢又因為發揮較好而被提升為長史府人事科副科長,在沒有科長的情況下實際兼領人事公務,緊接著,程奢被委以主持營州南部丁口普查的重任。

營州南部丁口普查被分為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是以地形地勢來劃分的。第一階段主要清查小淩河流域的丁口和村寨數目,並初步估算其田畝數;第二階段清查小淩河以南、距離柳城更遠的五股河流域人口、村寨及田畝數。

為了做好這次丁口普查,程奢將目前人事科所有五名公務員全部派出,並抽調柳城各處商貨客棧的十名賬房先生,按照一名公務員帶兩名賬房先生的搭配,組成了五個小組。程奢將小淩河流域分為五段,每組負責一段,同時進行清查。他自己則親領第一組,負責清查六家屯至羊山寨之間五十餘裏的河道地區。

程奢一行五人,除了自己和兩名賬房先生外,還有兩名護軍都的士兵隨行護衛。從柳城南門而出,經過五十裏的草場,遠處已見青山在天際勾勒出的線條輪廓,這便是當地稱為鬆嶺的山脈。

再行一個多時辰,便至山腳下,程奢看到東一塊西一塊的田地。時值盛夏,田壟中麥苗喜人,間或有飛鳥啄食、豚鼠奔走其間,卻不見人煙。

程奢手搭涼棚四處觀望,始終沒看到農戶人家在哪裏,便帶隊往山裏繼續進發。拐進山梁後,方看到山梁上有一處簡易木屋,兩個青壯子弟正在屋外往程奢等人處張望。程奢便沿山坡而上,同時向那兩名青壯揮手招呼。

等走得近了,兩名青壯看見程奢一行中有兵,轉身跑回木屋,一人持木叉,一人握獵弓,再次出來衝程奢喊道:“止步!別過來!”

程奢停下腳步,笑道:“兩位小郎,某等是從柳城來的行商,莫要緊張。”

那兩名青壯中一人問:“即為行商,貨物何在?”

程奢道:“貨物都在城內,卻不曾帶來,此行隻想打探打探,看看山裏需要什麼。對了,某這裏隨身帶有鹽,你們可以驗驗成色,若是需要的話,某下次便多帶些來。”

兩名青壯遲疑了一會兒,慢慢靠攏過來,卻仍是持槍彎弓,透著戒備的神色。

程奢讓自己這邊的兩名護軍將背上的包袱摘下,取出一個皮袋子,往手掌心裏倒出一撮鹽沫,伸了過去。兩名青壯見果然是白花花的食鹽,戒心稍去,上前從程奢掌心裏沾了一點送到嘴裏,咂巴咂巴,點了點頭。

其中一個撒丫子就向山梁後跑去,另一個道:“幾位先到屋中稍歇,二郎去家中喚長者過來,片刻即到。”

程奢嫌屋中悶熱,也不進去,就在屋外尋一處席地而坐。那青壯便去取了瓢水,程奢等人挨個接過木瓢飲了解渴。

過不多時,山梁後轉出幾個人來,當中為首之人已經滿頭花白,卻步履如飛,看上去甚是矍鑠。那老者來到程奢等人麵前,略略打量一二,拱手道:“老漢郭長順,不知幾位上下如何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