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榆關風雲(十)(1 / 2)

可丹看著榆關新封閉的關門,罵了聲:“該死!”

兀裏奇怪的問:“可丹叔,怎麼了?”

可丹咬牙道:“關門封上了。”

兀裏沒明白,又問:“這幾天他們不是一直在修築關門麼?咱們都知道的。有什麼問題嗎?”

可丹解釋:“問題是太快了。前幾天還隻是搭建支架,可一夜工夫,關門就封上了,說明前幾天他們隻是在裝樣子,想讓我以為他們不怕。”

兀裏道:“可丹叔是說他們心虛?”

可丹恨恨道:“不錯!看來榆關裏麵沒多少人。早知道,那天我就應該帶人衝一下他們的陣列……該死……”

兀裏卻沒那麼多遺憾,聽說榆關兵少,不由有些興奮:“那咱們就攻城吧!”

可丹點了點頭,衝身後示意一番,一隊騎兵下馬,分成兩隊各十人,一隊來到要塞所在的小山下,另一隊則來到關城下的拒馬前。這兩隊人都手持弓箭,進入位置後將箭囊從身後摘了下來,把箭囊裏的羽箭一支一支取出,插在腳下的土地上。

李誠中趴在關牆上的垛口處向下仔細觀瞧,打量著攻城的契丹人。經過認真點數,攻打榆關的契丹人一共有七百三十餘人,按照裝備和配馬的情況來看,其中有三百四十多人是正兵,剩下的則是輔兵。

“這是要做什麼?”李誠中問一旁的張興重。

張興重吸了口氣,道:“看樣子……似乎要攻城了。這是契丹箭手在準備。”

“這就要攻城了?沒有雲車……沒有衝門車……沒有箭樓……啥都沒有嘛……”李誠中有些無語,看著契丹人隊列後那些輔兵腳下躺著的五架木梯:“難道就靠那些木梯?”

張興重點點頭:“似乎……還真是這樣……”

李誠中有些不敢相信,等他看到契丹軍陣中閃出幾條通道,那些輔兵扛著木梯來到拒馬外時,才真的確定對方這是真要攻城,不由鬆了口氣:“看來之前的擔憂還真有些多餘。”

自從昨天傍晚的時候,關外重新立起一座契丹軍營,榆關內便加緊做起了守城準備。因為時間緊張,條件有限,榆關內原有的守城器械都被契丹人焚之一空,所以李誠中沒有辦法製作火油罐、拍杆之類的東西,隻能命人在城樓上架起火灶,燒上幾大鍋開水,準備遇到緊急情況時以開水倒下去。另外就是在關牆上堆積了一些石塊,也可以起到砸人的效果。從昨夜到今天早上,他腦海中一直閃爍著盧龍軍攻打魏州時的場景,那些巨大的攻城器械若是用來攻打榆關,以榆關現有的條件,李誠中還真是一籌莫展。

隻是,既然隻有這麼幾架木梯,李誠中就放下心了。可是接下來的進展,就讓李誠中大吃一驚。契丹人是遊牧民族不假,沒有大型攻城器械也是真的,但如果說就此放心,則完全有些想當然。事實上,契丹人的攻城秘訣很簡單,就是靠精準的神箭手進行遠程壓製,確保人手能夠投送到城頭上。就是這麼一條簡單的方法,卻讓榆關城內的平州軍吃了不小的虧。

關下設置拒馬的地方被李誠中標記為了七、八、九三個區域,當契丹人開始搬動拒馬的時候,要塞上孟徐興和焦成喬就按照之前的演練,分成兩組開始覆蓋射擊。

孟徐興指揮第一組,他大聲命令手下的十名弓箭手搭箭上弦,然後大喝一聲:“八!”十名弓箭手同時露頭,向八號區域射了出去。十支羽箭覆蓋在了八號區域,其中七支射在空地上,還有三支射中了正在搬動拒馬的契丹輔兵,其中兩支因為角度和力道的關係,沒有傷到人,隻有一支射在了一個輔兵的胳膊上。那名輔兵大叫了一聲,捂著胳膊退了下去。

第一輪羽箭能夠射倒一個,李誠中對這樣的效果還算滿意,但令他揪心的是,要塞上的第一組箭手也隨之出現了損失。就在他們露頭射箭的這個空擋,要塞下那一隊契丹箭手也隨之發出了弓弦上的羽箭。這些羽箭不僅勁道十足,而且極為精準,有兩支將要塞上平州軍箭手的轡頭給射散了,嚇得那兩名箭手大叫起來,以為自己中箭了一般,木然的呆在原地,臉色煞白,被一旁的同伴使勁拽倒在地,才避免了成為契丹人下一輪箭支的活靶子。還有三箭順著兩名弓箭手的耳朵邊擦了過去,離命中隻有幾寸之遙。另外兩箭射在一名平州軍弓箭手的胸口,將那人當場射倒,生死不知!

這種準頭實在驚人,李誠中嘴唇有些發幹,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實際上十名契丹弓箭手隻有六人發箭,另外四人因為角度的關係,沒有找到好的機會,便沒有開弓。他們往旁邊挪動了幾步,然後繼續氣定神閑的站好,仰望著要塞,時刻準備下一輪的射擊。

李誠中趕忙將王大郎叫過來,吩咐他到要塞處,傳令孟徐興和焦成喬改變計劃,不再按照之前排演的方法進行區域覆蓋,而是專門和那些契丹弓箭手對射,就算在對射中不能取勝,也要不惜代價幹擾契丹弓箭手的準頭。